陕西多地全力抗旱保稳产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5-15 07:58
5月14日,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郑庄村村民从渠中引水灌溉农田。记者 段承甫 摄
西安全力保障果业安全生产
5月13日,记者从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西安市猕猴桃、桃处于幼果膨大期,葡萄、石榴处于开花期。为减轻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带来的影响,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定果园防御高温干旱天气指导意见,保障果业安全生产。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果园抗旱需综合考虑灌溉、营养调控及树体管理等,因地制宜选择措施。
意见指出,在果园水分管理方面,建议少量多次灌溉,避免大水漫灌。优先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技术,保证湿润根系分布层土壤水分稳定即可。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灌溉,减少蒸发。晴天可每隔7至10天灌透水一次,避免高温时段浇水。对于无灌溉条件的果园,可挖放射状沟或穴集中浇水,回填覆土减少蒸发。同时,利用喷灌设备在傍晚或夜间向树冠喷水,降低果园温度。
在土壤保墒方面,用秸秆、杂草、遮阳网、地布等覆盖树盘(厚度10至15厘米),减少蒸发并调节地温。注意在树干周围留空隙防腐烂。对于缺水地区,可在树穴或根系周围施用保水剂。
在树体管理方面,避免在高温期重剪,仅疏除病虫枝、徒长枝。对旺长树轻剪、衰弱树适度回缩,集中养分。
“目前的防治重点是高温干旱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以及蚜虫、卷叶蛾等虫害。果园管理需注意交替、轮换使用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喷药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尽量选择傍晚进行打药。”西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张佳仪)
汉中多措并举抗旱保灌
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关键期,汉中市遭遇持续晴热少雨天气,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土壤含水量下降过快,各县(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面对旱情,汉中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粮,全力护好群众“粮袋子”。
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成立抗旱指挥部,统筹调配河流、水库、塘坝等水源,全面启动机井、陂塘等水利设施;优化蓄、引、提3种水源配置,实行干、支渠轮流引水,协调上下游用水需求;紧急购置水泵18台套,各抗旱小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安装调试设备,为农田灌溉送去“及时水”。
5月13日,在城固县上元观镇王家堡村,随着钻井机的不停运转,一口口深井逐渐成形,地下水汩汩而出。面对旱情,城固县水利局组织5支抗旱保供水工作组,指导做好抗旱机井建设。
据悉,城固县计划建设抗旱机井137眼,目前45眼机井已建成投用;紧急采购便携式抽水泵591台,第一批的139台抽水泵已发放到镇村。该县农技专家、果业专家分区域、分作物指导群众科学抗旱,已组织64名农技干部在生产一线指导,引导预计缺水区域等改种旱粮作物。
佛坪县陈家坝镇组织镇村干部80余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5支,发动60余名群众参与清淤沟渠、抢修设施、调配物资工作,组织水车巡回送水120车次,临时性修复拦水坝及渗井7处、蓄水池4处,设置临时性供水管道9600余米。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成立抗旱保供工作小组,开通农田机井绿色用电通道;组织技术人员排查灌溉用电隐患,安排专人跟踪管控农田机井报装进度,动态清零报装需求,保障抽水设备稳定运行。
(记者 段承甫)
商洛打好抗旱主动仗
5月13日,记者从商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3月中旬以来,商洛市降水大部偏少、气温普遍偏高,部分县区受旱明显。为应对旱情,商洛市各地各部门迅速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抗旱各项工作。
商南县农业农村局筑牢抗旱保苗防线,制定印发《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粮油作物抗旱减灾技术指南》,明确干旱期田间管理规范;组建农技专家服务队指导农户科学灌溉、合理追肥,同步跟踪春播作物播种进度,推广耐旱品种及保墒技术,从源头上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镇安县大坪镇统筹调配水库、河道、机井等水源,采取“引、提、蓄、灌”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灌溉用水;组织消防车、农用运输车等设备送水到田,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目前,商洛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687.29万元、抗旱力量83201人次、机电井263眼、泵站280处、机动抗旱设备2072台套、运水车辆450辆,累计灌溉15万余亩。气象部门适时开展62站次人工增雨作业,全力缓解旱情。
(记者 王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