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扩容增量 西安临潼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来源:西安日报 2025-05-07 11:12

ef77258445f3496bd60d087eb41ac6f3.jpeg

游客排队等待欣赏《复活的军团》演出。(通讯员 罗文燕 摄)

5月5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临潼各景区依然游人如织。据了解,截至当天12时,“五一”假期,临潼区主要旅游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48.39万人次。

热门景点延时扩容增量满足游客需求

“五一”假期,华清宫用传统古礼迎接游客,讲解员化身唐代历史人物,将历史知识融入趣味互动,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盛唐文化精髓。

聚力打造盛唐国潮主题景区,华清宫在经典唐宫演艺基础上,推出了全新舞蹈《彩塑霓裳》《坠入龟兹》和文化互动节目《长安诗会》,并融入全天候唐风演艺等新元素,为盛唐国潮增添亮色。景区售票员、检票员、保洁员等员工,身着唐制汉服,全方位还原盛唐风貌,游客置身其中,仿佛能看到唐朝的生活日常。这一系列创新之举,成功打破传统景区“看景听讲解”的单一形式,构建起沉浸式演艺、互动式体验等“场景化”旅游模式。

“身边NPC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让人恍若穿越时空,与唐人擦肩而过,还有各种沉浸式互动表演,就像真的走进了大唐画卷!”来自甘肃的游客孙女士说。

“五一”假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为满足游客参观需求,博物院将检票时间由8时30分提前至7时,停止检票时间由17时推迟至19时,闭园时间调整为21时。同时,将门票数从原来的每天6.5万张增加到8万张。

通过“延时扩容增量”,大数据实时监测显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各场馆通过调控游客入馆速度,有效分流高峰时段人群,让热门场馆的客流密度降低约30%,提升游客参观体验感。

节日期间,临潼区大秦剧场停车场,旅游大巴每天都停得满满当当,观看《复活的军团》演出的游客排起长队。

“从早上7点一直演到晚上10点。”演出运营方——西安市临潼区六合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立达说,“五一”期间,他们连续2天的演出均达到最大演出场次20场。

据悉,这个假期,《长恨歌》《复活的军团》《12·12》等精品文化演艺持续火热,《长恨歌》加演至每晚4场,《12·12》加演至每天最多9场。

乡村游让游客喝茶观景畅聊生活

眼下,正是石榴花开的季节,在骊山北麓的秦陵街道秦陵村,火红的石榴花与村庄相映成趣,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依托漫山遍野的石榴树,临潼区围绕赏花、采摘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全业态产业链,让游客通过体验农事活动、户外拓展、亲子互动等,感受地道的乡土文化。

骊山“最美环山路”沿线,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在欣赏骊山风光时,也在吃喝玩乐中乐享自然、慢享生活。

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临潼区河堤路成为游客露营的热门选择。不少西安周边的游客纷纷带上露营装备,与家人朋友喝茶观景,畅聊生活。

据悉,为全力做好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工作,“五一”假期,临潼区各职能部门和参与旅游服务的单位协同联动、坚守一线,严厉打击游售兜售、“黑车”“野导”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旅游市场网格化管理、交通疏导、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市容环境整治及应急服务保障,全力维护公平、健康、有序的文化和旅游环境,为游客安全出行、舒心游玩保驾护航。

■记者 张佳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