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稳预期 助增长】宝鸡市:拓宽就业渠道 促进稳定增收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17 08:09

不用背井离乡,岐山县凤鸣镇大营社区居民杜周怀就找到了一份工作。

“以前干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班,不但收入稳定,还离家近。”8月13日,59岁的杜周怀告诉记者,他在岐山零工市场找到的这份后勤工作,他和家人都非常满意。

杜周怀平时在单位住宿,想回家了骑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儿子在县城买了房,一家人能经常团聚。”杜周怀说。

为了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宝鸡市围绕向外输出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两大方向,通过推进工厂基地建设、打造劳务品牌、强化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加。

“转移就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宝鸡市人社局局长高清苗说。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项目……近年来,陕西接连出台多项政策,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有效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增收。

近日,省人社厅印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引导支持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开设特色专业,广泛开展劳务品牌相关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共同打造劳务品牌、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苏陕协作已成为拓宽陕西群众就业致富路的重要途径。

年近50岁、家住商洛市洛南县陶川社区的陶小全不曾想过如今还能有份不错的工作。

两年前,陶小全参加了洛南县人社局组织的岗前技能培训,掌握了焊工基础知识,后通过人力资源公司介绍,被江苏常熟一家汽车座椅厂录用。

“在汽车座椅厂工作后,我一个月工资能拿到6000元左右。加上其他收入,我们家一年收入能达到7万元以上。”谈起在江苏常熟打工的收入,陶小全露出笑容。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助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吸纳农村群众就业;持续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春暖农民工”等活动,帮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各级人社部门将持续以“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为抓手,选派人社服务专员对接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针对园区企业不同时期用工需求,持续完善缺工快速响应机制,指导相关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及时满足企业多元化用工需求,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记者 周明 见习记者 马瑜)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