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岗暖人心——陕西多举措开展困难群众就业援助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4-18 08:15

进入春季,浙江省安吉县的茶山迎来第一批“秦地来客”。来自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的王彩霞便是其中一员。

“我从老家赶往这里从事采茶工作,渭南市人社部门不仅安排了免费技能培训,过来坐的还是专车。”4月15日,王彩霞在接受采访时说。

通过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作为就业困难人员的王彩霞在这个春天有了一份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在渭南市,像她这样赴浙采茶的“采茶客”有1300余人,25天的采茶季,人均增收逾3000元。

在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中,渭南市统筹多家人力资源机构和多名乡村劳务经纪人组建采茶队伍,成为我省开展就业援助的一个典型代表。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是守牢兜住民生底线的重要举措。

今年初,陕西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启动。按照部署,陕西于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在全省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特别是针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青年等其他登记失业人员进行帮扶。

劳动技能偏弱、就业渠道不足、对市场需求不了解,是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群体面临的困难。

西安市灞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陈立文介绍,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和就业市场的需求,灞桥区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在今年开展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中,灞桥区登记失业人数245人,其中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2人。当地人社部门对每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跟踪帮扶,建立并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实施“一对一”跟进帮扶。

4月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部署全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

按照部署,陕西将加强分类精准帮扶,结合就业援助对象特点,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综合运用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服务、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服务措施,制定“一对一”援助方案。

4月12日,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张佳收到来自陕西大胖时代广告工程有限公司的录用通知,让她对未来的发展重拾信心。

何以重拾信心?原来,2023年底,因家庭突发重大变故,张佳陷入心理困境。面对生活压力和就业迷茫,张佳一度失去求职信心。

得知张佳的具体情况后,西咸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就业指导老师及时介入,通过“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岗位匹配”多维度援助,最终帮助张佳重返职场。

“西咸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就业指导老师提供的帮助让我非常感动。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饱含暖心的善举,让我重拾信心。”张佳说。

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关系群众冷暖,关系民生底线。“在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方面,我们聚焦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困难群体,特别是困难高校毕业生,要‘一对一’帮扶,建立台账,应帮尽帮,尽早实现就业,兜牢民生底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蔡钊利说。

今年3月,我省发布通知,明确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各项任务,提出要开展失业人员集中帮扶行动,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以上,精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万人以上。

根据相关政策部署,陕西在开展就业援助方面,将对有就业需求的,针对性推荐岗位;对有创业需求的,提供免费孵化场地、开业指导、创业孵化;对有培训需求的,推荐适合的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对零就业家庭,提供岗位援助。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