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聚力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汉中市“一园一策”加快园区改革创新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2-13 10:31

d25d57df406bf45650852520338e93c3.jpeg

2月11日,航拍的秦创原汉中经开区创新驱动平台创智谷。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秦创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获批、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和西乡循环经济产业园创建为省级经开区……2024年,汉中市抓改革促创新,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去年以来,汉中市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园区、抓园区就是创未来”鲜明导向,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园区实现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2024年12月18日,汉中市《“一园一策”加快园区改革创新》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靶向发力 破解突出问题

2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智产业园的陕西德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数控车间看到,工作人员正操控数控机床加工产品。

“入驻创智产业园后,公司打造了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在线监测、实时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现代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在飞行控制和导航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上,实现了从‘跟跑’向‘领跑’的跨越。”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永恒介绍。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汉中经开区科学确定园区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大飞机、机器人、高端机床、医药等产业布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汉中市有10个工业园区,在2024年推行改革前,园区发展普遍存在规模体量小、产业特色不鲜明、聚集程度不高等问题。

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区改革工作。2024年,汉中出台了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汉中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汉中兴汉新区改革方案,“一园一策”实行园区管理制度改革,以理顺园区和县(区)、政府和市场、园区和企业“三对关系”为突破口,有效破解园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改革方案出台后,汉中通过全面推进扩权减负增效,优化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明确园区与属地政府权责边界,推动园区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产业,给予园区更多经济管理权限,强化土地、金融、人才、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供给,为园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精准定位 园区错位发展

1月17日,在位于汉中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汉中天行智能飞行器有限责任公司,展厅里各式无人航空器产品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一架采用碳纤维编织技术制作机翼的折叠翼无人机,机翼一次成型,抗扭转性能更强。无人机的前翼、后翼包括螺旋桨都可以折叠,便于携带和运输。”该公司产业设计首席专家王俊介绍。

今年69岁的王俊是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飞”)的退休老专家。退休后,他仍坚持从事无人机研究,64岁开始创业,成立了汉中天行智能飞行器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入驻紧邻陕飞的汉中航开区。

航空产业是我省重点产业链之一,也是汉中的一大主导产业。陕飞是汉中航空产业链“链主”企业。汉中航开区实施改革后,迅速确定了以航空装备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低空经济、飞机维修为重点的“4+N”现代产业体系,瞄准主导产业,优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实施改革以来,我们聚焦航空产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强化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对接企业30家,已落地项目2个,总投资2.06亿元。”汉中航开区招商服务局局长张妮介绍,目前,该局跟踪重点项目线索30个,正在与项目方细化合作协议条款。

经过一系列改革,汉中市园区定位更加准确,构建起“244”园区发展格局,即“两大核心园区、四大骨干园区、四大重点园区、N个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推动国家级园区示范引领、省级园区竞进争先、市级园区突出特色,实现园区错位发展。

优化服务 激发创新活力

“去年入驻园区后,公司首次接到海外订单,由于缺乏经验,我们一筹莫展。汉中经开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上门帮忙办理好各种手续,协助我们顺利完成了订单。”谈起入驻汉中经开区的感受,陕西伍福聚慧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华充满了感激。

这是汉中经开区深化园区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我们围绕园区改革各项要求,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1+3+N’产业体系,坚持‘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体制,全面推行便捷、集成、智慧、精准、闭环服务新模式,以审批服务代办制改革加速推动‘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推行涉税前置服务和市场监管集成化一站式服务,助力园区企业发展。”汉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袁俊海介绍。

“一园一策”园区改革推行后,汉中市各园区积极探索园区服务新模式,建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构建涵盖政务事项办理、人才招聘、政策兑现、法律服务、政企沟通交流等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水、电、气报装时间分别压缩至1.81天、3天、2.1天。

此外,汉中市各园区通过拓展创新孵化平台、完善人才服务平台、打造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园区与县(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联动发展,积极开展“揭榜挂帅”“科技鹊桥”“科技路演”等活动,激发了园区内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记者 段承甫文/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