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地名里的陕西故事丨潼关水坡巷:述说“老潼关”的乡愁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1-29 08:15
水坡巷中的“龙槐”(11月19日摄)。
潼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潼关古城商业的繁盛。
潼关古城内曾有50余条纵横交错的街巷。如今,大部分老街巷已消失不见,但水坡巷是个例外。
20世纪50年代,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古城被迫向南迁往地势较高的地方,唯有潼关古城南门附近一条长800余米的巷道留存下来。这条巷子就是水坡巷。
11月19日,记者来到水坡巷,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巷道映入眼帘。巷道蜿蜒曲折,自西向东不断延伸。
“旧时的水坡巷四通八达,有葫芦巷、陶家巷、崖子巷3条分支巷道通向城区。”潼关县博物馆馆长朱红斌介绍,水坡巷内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曾为商贾聚集之地。
提到水坡巷名字的由来,朱红斌告诉记者:“因为依水沟而建,巷道同时也是河床。每到雨季,从高处汇聚下来的雨水便会沿着倾斜的巷道向西奔流形成一道水坡,水坡巷因此得名。”
巷道两侧,院落古朴,被风和水磨蚀掉棱角的墙砖,以及木门上斑驳的纹路,仿佛在讲述水坡巷的故事。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路前行,一棵龙形古槐凌空横卧在主路上,当地居民称之为“龙槐”或“乾隆槐”。相传,乾隆行至水坡巷沈氏民宅门前,见其庭院雅致,就亲手植下一棵槐树留念。这棵槐树被沈氏子孙保护至今。
“龙槐”旁边的沈氏民宅是一座坐南朝北的清代四合院,由前房、过厅、东西厢房和上房组成,是潼关县少有的保存尚好的清代民间建筑。其原貌虽有局部改变,但木雕、砖雕以及部分壁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清代当地民间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价值。
在水坡巷“U”字形拐弯处,有一座民宅叫“清白堂”,民宅的主人是89岁的杨甲子。
提到潼关古城的历史,杨甲子如数家珍。“我对潼关古城的历史很感兴趣,早些年经常收集资料,整理下来给来水坡巷的游客讲。有时候,和游客一聊就是一下午。”杨甲子说。
杨甲子家中四壁挂满了游客送给他的题字。其中,写有“潼关好汉”和“清白堂”内容的两幅题字他尤为喜爱。一幅被挂在了墙壁正中,另一幅则被特意挂在门楣。
“这些都是游客为了答谢我的讲解而赠送的礼物。除了题字,还有一些信件,我都珍藏着。”说罢,杨甲子便从木箱里摸索出一封封信件向记者展示。
记者离开杨甲子的老宅时,他唱了一段关于潼关古城四山八景的歌谣。这首歌谣他曾对游客唱过无数次:“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凤凰山、麒麟送子印台山,五里暗门不见天,西走十里脚不干,六座城门两水关,上到城墙转一圈,看到天下第一关……”
2014年,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特地邀请了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领衔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团队,编制完成了《潼关县水坡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明确了水坡巷的独特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2015年,我们按照保护规划对水坡巷整条巷道进行了基础设施提升和房屋立面改造。这一改造旨在提升巷道的整体风貌,使其更加符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江松说。
2019年,水坡巷入选“陕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如今,水坡巷内还留存了许多潼关古城的石碑、石刻。水坡巷述说着“老潼关”的乡愁。
“随着我们对潼关古城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坡巷作为古城现存的唯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始终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合理推动水坡巷的旅游开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参观。”李江松说。
记者 梁少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