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文化“心跳”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0-02 07:45
9月23日,夜幕下的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 本报记者 田芳昕摄
本报记者 陶玉琼 田芳昕
长安城里,还有一座城。
每当暮色四合,华灯亮起,这座城就会“醒”来——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仿佛,是在梦里。”9月23日晚,初次踏足大唐不夜城的“90后”武汉女孩尹雅琦,还没从“诗词路”一步一诗的“诗意星空”中缓过神来,又被涌动的人潮“推”进了一眼望不到头的璀璨与繁华中。
看着眼前飞檐斗拱的仿唐建筑、栩栩如生的唐风雕塑、如梦如幻的光影交错,尹雅琦说:“大唐不夜城,为游客打开了一扇穿越古今的大门。”
走进一座城,一眼望千年。
这是大唐不夜城带给万千游客的惊喜体验,也是陕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双向奔赴”的缩影。
入城 见历史
一座城,吸引着无数人。
从小就是历史迷的桂林小伙袁光新,将自己工作后的第一次年假旅行定在了西安。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大唐不夜城。
“看到‘李白’吟诗,还和‘狄仁杰’对话,圆梦了!”得益于提前做足了攻略,袁光新如愿在大唐不夜城看到了诗歌艺术表演,还作为幸运观众参与了“盛唐密盒”的演艺互动。他兴奋地和记者分享:“来到这儿,大唐盛世被具象化了,甚至感觉自己穿越了。”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大唐不夜城以文旅商深度融合为导向,采用“夜游+IP”模式,通过建设智慧街区、丰富沉浸式娱乐体验等措施,将街区的美食、建筑、演出、文创、科技融入整个盛唐文化氛围中,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盛唐文化,体验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与游客对酒吟诗;团扇遮面、身姿轻盈的不倒翁小姐姐和观众互动;花钿罗裙、端庄华贵的唐朝仕女乘坐彩车巡游……翻开大唐不夜城的演出节目单,10余场各具特色的演艺节目轮番登场、精彩不断。游客可以对照演出时间表,选择自己中意的节目,也可以在街区走走停停,邂逅“盛唐烟火”。
已在街区游览了3个多小时的广东游客郑雅欣依旧兴致勃勃,举着手中的单反照相机拍个不停。“太震撼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大唐不夜城绝对是宝藏打卡地。”郑雅欣说。
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从手机扫码就能与“李白”同框的“AI穿越”,到MR技术让文物“开口说话”,从特色非遗轮番展演传递古韵,到古城古镇拔节生长留住乡愁……陕西各地深挖文化内涵,积极打造沉浸式文旅融合新产品,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文旅体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秦大地上焕发新光彩。
透过一座城,我们看见传统文化得到创新性发展的喜人势头,也看见陕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省的火热实践。
观城 触文化
一程程奔赴,不只为一座城。
9月22日晚,夜幕下的西安霓虹闪烁,人流熙攘。
大雁塔北广场一角,穿着一身藕荷色汉服的江西女孩伍慧珊,挤在一众衣袂飘飘的“唐朝美人”中,拿着自拍杆,寻找最佳拍照角度。
“自打去年在朋友圈看到同事的西安旅拍照片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来西安当一回‘唐朝人’。”伍慧珊告诉记者,自己和同伴已经在西安当了3天“特种兵”,从钟楼、鼓楼、大明宫,到兵马俑、华清宫、西安碑林博物馆,从大雁塔、小雁塔,到陕历博、西安城墙……每一个景点都令人难忘。她感慨:“不愧是十三朝古都,一步一景,根本逛不完、看不尽!”
逛不完、看不尽,是无数游客在西安的游览体验,也是一片土地的文化自信之所在。
古老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城市有文化创新的基础,更有文化自信的底气。
放眼陕西,这份底气更足。4.9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774万余件可移动文物、354座备案博物馆、76座各类革命纪念馆,以及黄帝陵、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引人注目……
陕西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不断涌现的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和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正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今年中秋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320.07万人次,游客花费70.50亿元;上半年,陕西接待国内游客4.34亿人次,游客花费3828.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5%、31.20%。
享城 品生活
文化,是一座城的根与魂。
9月22日清晨,小南门早市如往常一样热闹。
热情吆喝的摊贩、忙于采买的居民、寻觅地道“西安味儿”的游客……摩肩接踵的人群,让烟火气在城墙下升腾。
“真羡慕西安人,抬眼就是古迹,买菜都像逛景点。”来自青岛的游客张京炤笑着说,行走在西安,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千年文脉的流淌。
如张京炤所见,如今在西安,文物古迹与现代都市水乳交融、共荣共生、互相成就。令游客沉醉的长安古意,就在寻常巷陌;璀璨丰厚的传统文化,早已融入西安人的四季三餐。
“我每天上下班路过的地铁站,都成了游客的打卡地。”在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内,看到游人争相与秦腔壁画文化墙合影,西安市民杨军的话里满是自豪。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从大街小巷到公园广场,一处处别具匠心的设计,为陕西加快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添加生动注脚。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陕西已建成文化馆分馆1296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609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613个。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1900多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
三秦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长安,也早已不只是一座城。
长安,是无数中华儿女的诗与远方;
长安,是广大海内外汉文化圈的梦想;
长安,是中华文明璀璨辉煌的篇章。
千百年过去,长安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