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辉耀” 探访宝鸡青铜器 博物院的“国家宝藏”

来源:西安晚报 2024-09-21 15:56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有各类馆藏文物48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02件,尤以周秦青铜器著称于世。近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正在举办的“青铜铸文明——周秦文明之光”展览,共展出300余件周秦青铜器,分为“青铜器之乡”“宅兹中国”“周礼之邦”“秦肇之路”4个单元,通过青铜器展现宝鸡的“国家宝藏”,为观众讲述宝鸡地区周秦青铜文化,其中“何尊”成为关注亮点——

9cafe225fe616bf72e994333254b1c74.jpeg

逨盘

“周原膴膴”“氏族云集”

宝鸡:赫赫有名的青铜器之乡

展览第一单元“青铜器之乡”分为“后土吉金”“旧邦新命”“周原膴膴”“氏族云集”4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宝鸡出土青铜器特点、周人崛起历史、“青铜史书”逨盘以及周原的世家大族。序厅中,宝鸡历史时间轴追溯了宝鸡上起前仰韶时代下至现当代的历史高光时刻。

本单元重点文物有2003年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青铜器,如“青铜史书”逨盘,四十二年、四十三年逨鼎、逨盉、单五父壶等重器。

其中逨盘是国家禁止出境的重要文物之一,逨盘通过372字铭文记述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12代周王的史实,明确了西周王朝的历史,证实了《史记·周本纪》的王世和内容,结束了史学界千年以来的纷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该盘以西周单氏家族第八代继承人单逨命名;与“逨”相关的其他青铜器文物如今被珍藏在陕西的多家博物馆内,包括逨盉、逨鼎、逨钟等。这些珍贵文物,展现了西周一个八代辅国、为国出征、秉公执法的单氏家族。特别是逨盘还同时证实了《史记·周本纪》的王世和内容,结束了史学界千年以来的纷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被称为“中华第一盘”。那么,这件重要的文物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介绍,2003年1月19日,眉县杨家村的五位村民王宁贤、王明锁、王勤宁、王拉乾、张勤辉在村子北坡取土时发现了一处窖藏,当即就向文物部门报告,随后省市文物部门对该窖藏进行连夜抢救发掘。经发掘共出土27件青铜器,共计有四十二年逨鼎2件、四十三年逨鼎10件、单叔鬲9件、单五父方壶2件和逨盘、逨盉、叔五父匜、天盂各1件,每件青铜器均有铭文,总数达 4000 多字,根据铭文得知这个窖藏属于当时西周高级贵族单氏家族。

这批青铜器窖藏中,尤其以逨盘最引人注目,是目前所知同类器中最精美华丽的一件,是单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盘为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用于古人行“沃盥之礼”。逨盘记载的西周十二代王,是西周人记录得比较完整的西周王室世系,其世系顺序与《史记·周本纪》全然一致,对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窖藏也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并入选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逨盘有铭文372字,比周原遗址出土的史墙盘铭文还多,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土西周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从单公到逨八代人分别辅佐周文王至周宣王12 位周王的历史和贡献,堪称一部完整的家族史,同时也是铜器铭文中所见第一部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

千百年来,逨盘的4只兽足默默地驮负着西周王朝和单氏家族的历史。衔环的兽首两眼圆睁,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之感。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器身斑驳的锈迹是它年代久远的见证。气势恢宏的长篇铭文使它成为“中华第一盘”。

fed87a6c83abf1dc8b1d550ab968ec1e.jpeg

逨盉

除逨盘外,该单元展示的逨盉,是目前所知同类器中最精美华丽的一件,是单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另一件礼器。“逨盉”为扁平圆体,上有长方形口,口上为凤鸟形盖,器身与盖用虎形链及双环相连,虎作向上爬行状。直管状流,龙首形鋬头朝上,四兽足。腹部为变体夔龙纹、重环纹、蟠龙纹。器盖内壁铸铭文3行20字,释文“逨作朕皇高且(祖)单公圣考尊盉,其万年子孙永宝用”。整个器身由四个龙首支撑而起,灵动稳健,没有丝毫的失重感。逨盉将天上飞翔的凤鸟,水中遨游的巨龙,地上奔跑的老虎,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给我们的是龙腾虎跃凤呈祥的吉祥画面,使庄严肃穆的礼器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传达着祭祀者对美好心愿和期盼的诉求。

盉,一般作为酒具,用水来调和酒味浓淡;作为水器,通常和盘、匜等搭配使用,此类器物发现较多,大多体形较小,造型和纹饰相对简单。而逨盉这样体形较大、纹饰繁缛、装饰华丽的并不多见。逨盉繁杂华丽的造型纹饰,正是单氏家族地位显赫的有力证明。

fef8c20714a4babb5b3b98d86811f3e4.jpeg

四十二年逨鼎

眉县杨家村多次出土过青铜器窖藏,除了逨盘、逨盉,跟“逨”有关的青铜器还有鼎、钟、镈等。其中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飨,该单元保存的四十二年逨鼎,是西周宣王时的一件标准器,它身上的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四十二年,逨因协助杨侯长父讨伐猃狁有功而得到宣王的赏赐。铭文中“余肇建长父侯于杨”,印证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杨氏出于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的记载。四十三年逨鼎,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宣王将逨任命为官司历人,劝诫逨要勤勉从政、秉公办事,并赐给逨命服、车马器等。四十三年逨鼎(甲)也保存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宣王将逨任命为官司历人,劝诫逨要勤勉从政、秉公办事,并赐给逨命服、车马器等。铭文内容对研究西周官制有重要意义。在该院展出的四十三年逨鼎(壬、癸),这两件鼎的铭文合起来构成一篇完整铭文,此种铭文配置形式在鼎铭中尚属首见,壬、癸这两件鼎的铭文内容与四十三年逨鼎(甲)大体相同。除了逨盘、逨盉、逨鼎,在眉县博物馆内还保存着属于“逨”的乐器“逨钟”,它身上的铭文,记录了逨继承先祖美德,敬事天子,逨为先父龚叔作此钟,祈求长寿多福的内容。

此外,在该单元还陈列着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户方彝、户卣等青铜重器。无论是用于“沃盥之礼”的“逨盘”,还是用于祭祀祖先的“逨盉”,都是西周时期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起着明尊卑、分上下的作用。单氏家族八代辅国、为国出征、秉公办事……这些荣耀的家族故事,都被铭刻在青铜器上“子孙永宝用”。

0163cbc522e0aa2d4bc41e4d772961ab.jpeg

何尊

“宅兹中国”:镇馆之宝“何尊”

“中国”二字第一次以词组出现

步入第二单元“宅兹中国”,这里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设立了专题展览。展览利用一个展厅的独立空间,从何尊纹饰器型、何尊大事记、铭文解读等方面为观众阐述何尊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1965年征集而来,1975年在参加全国新出土文物精品展览前,专家除锈时发现内底有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三千年前有一位叫何的西周贵族,在听完周王训诰后,用王的赏赐,制作了祭祀祖先的器物,以记录家族的荣耀。铭文释义:周成王还按照武王的礼,举行福祭,祭礼是从天室开始的。四月丙戌,成王在京室诰训“宗小子”们,说:“过去你们的父亲能为文王效劳。文王接受了大命,武王战胜了“大邑商”,就向天卜告说:‘我要住在中央地区,从这里来治理民众。’呜呼!你们或者还是小子,没有知识,要看公氏的样子,有功劳于天,完成使命,敬受享祀啊!”王是有恭德,能够顺天的,教训我们这些不聪敏的人。王的诰训讲完后,何被赏赐贝三十串,何用来做□公的祭器。这时是成王五年。

这些何尊铭文不仅记录了周武王灭商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中国”二字是第一次以词组的形式出现,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此外铭文中的“恭德裕天”成为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源头。“德”在甲骨文中,右边表示行走,左边是人的一只眼睛,意为看见就直着走过去获得它。表示得到的意思,在甲骨卜辞中常与“伐”一起使用,意味着在战争中获得奴隶和财富。西周金文中的“德”,在其底部多出“心”字部首,以示道德,有“心”即“德”。何尊铭文“唯王恭德欲天”中的“德”字,不仅见证了德字的变化,同时也表明三千多年前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德政的出现。

铭文提到的“中”,有学者认为“中”的本意指旗杆,中间的椭圆形是把手,上下飘扬的是旗帜。当部落首领有事时,就竖起旗杆以召集众人,大家环立于旗杆周围,听候君王发布命令。“中”是不偏不倚,不畏惧,也不侵犯,“中庸”“中正”“中和”遂成为中国人传统的处世之道。金文中的“国”原始字形是“戈”加“口”,即“或”字。其中,“戈”是声符,兼有执戈守城之意,“口”则表示人们居住的城邑。到了春秋时期,四周又被加上了外廓——“□”(wéi),表示国之疆界。最初的“国”并没有明确的疆界,最早的“国”字也忠实地记录了这一特征。

不仅如此,何尊铭文中提到的“何”,也引起了学者们极大兴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家李学勤通过对何尊铭文的解读,推测“何”可能是周朝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或贵族。他指出“何尊的器主何的身份,可由尊铭推知其大略”,并认为“何是在职司祭祀之官的谦称”。李学勤解释,“何的父亲‘克弼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这表明何的家族与周王室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可能参与了周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包括文王受命和武王克商等,都是周朝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600be950644d467d3548c8e101e144a3.jpeg

害簋

“礼定天下”“崇礼尚德”

周礼之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三单元“周礼之邦”,以礼的沿袭与周公制礼作乐切入,阐释周公对后世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该单元从“礼定天下”“崇礼尚德”“礼序乐和”3个章节介绍了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祭祀与征伐、宴享与婚姻,为观众点明现代生活中日用而不知的礼仪源头。

被誉为“簋中之王”的“害簋”,就在该单元展示。害簋为第10代周王即厉王害为祭祀先祖、祈神降福所作,是已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故被誉为“簋中之王”。据悉,害簋出土于1978年5月,在扶风县法门公社的一次水利建设中被发现。当时,推土机在夜间作业时突然被硬物挡住,经过检查,发现是一堆绿色的青铜碎片。这些碎片后来被证实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青铜器——害簋。经过考古学家的精心修复,这件珍贵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并在博物馆中展出。经过专家鉴定发现,这件簋是周厉王为祭祀先祖而铸的青铜器。它的器型为方底座,圆形腹,高圈足,凤鸟形双附耳,展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典型特点。器物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达60公斤,是现存最大的青铜簋。其底座上饰有竖条瓦楞纹,腹部和圈足饰有钩云纹,中部饰有竖条状瓦楞纹,整体造型雄伟厚重,拙朴典雅。

在害簋的内部,还发现了12行124字的铭文,是周厉王自作的一篇祝词,表达了对先王的敬仰和对皇天的祭祀。铭文说“我昼夜尽心经营先王事业,以配皇天,我任用义土献民,祀先王宗室。作此将彝宝簋,安惠干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赐降多福、长寿和智慧”。铭文中,周厉王祭告伟大而有文德的先祖,陈述自己不敢贪图享乐,尽心经营先王事业,践行皇天帝王之道,任用贤能,希望能恩泽万民,施惠四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对德政的重视。不止如此,害簋铭文书法点画劲厉,风神烁烁,颇似大克鼎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在该单元,还展出了方鼎、刖人奴隶守门鼎、墙爵、编钟等精美铜器。

9a65d40c0efc614ec73277d0b9dacc7a.jpeg

秦公镈

“秦肇之路”:秦人如何从这里走向中原

最终统一六国

“秦肇之路”是该展第四个单元,以秦在宝鸡建立的四都为核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讲述了秦人如何从这里走向中原,最终统一六国。

秦人是五帝颛顼的苗裔,也是我国最古老的部族之一,他们最早生活在东部沿海一带,而后又迁居于陇山以西。公元前770年,秦族走向宝鸡,开始了长达五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其中在宝鸡经营的近400年,为秦国逐鹿中原、统一天下作出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也使秦人最终登上了帝国的巅峰。

本单元核心展品为秦公钟、秦公镈。秦公镈是秦国国君宗庙祭天告祖时使用的一套乐器,铭文中提到了文公、静公、宪公,据考古专家推测,作器之人是秦武公,这组重器对研究秦国早期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978年1月下旬,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杨家沟公社太公庙大队社员在村中取土时,于一个窖穴内发现青铜器。村民们保护了现场并逐级上报。经发掘清理,在距地表3米深的窖穴中,专家们发现了一字排开的5件铜钟和围绕铜钟半圆状排列的3件铜镈。经确认,这8件青铜打击乐器均保存完好,且在器身上有铭文发现。其中,3件秦公镈除大小各异外,形制、纹饰、铭文完全相同。经过对铭文内容的识别,专家确认这批青铜乐器的主人为春秋时期的一位秦国国君。

镈为大型打击乐器,盛行于周代,在贵族祭祀或宴飨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秦公镈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出土三件镈中最大的一件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重62.5公斤。镈身由钮、舞、扉棱、钲、枚、鼓等部件构成,造型雄伟,工艺精美。秦公镈的鼓部齐平,中起四道扉棱。侧旁的两道扉棱造型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道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形象生动。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栩栩如生、飘逸生动。秦公镈的铭文,共135字,是大篆向小篆过渡性文字,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铭文大意为:秦国国君秦武公回顾了先祖襄公受天命被授以宅、被授以国的功绩,以及文公、静公、宪公的勤奋治国,表达了自己继承先志、开拓进取的决心。这些铭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秦国早期历史的珍贵信息,也展现了秦人开拓精神的坚定意志。秦公镈对于研究秦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不仅是秦人开拓精神的缩影,也是秦国崛起的历史见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介绍,秦公镈上的铭文既是对秦人祖先功勋的彰显,也是秦武公自己发奋图强的决心。它的出土,让史书里关于秦人开拓精神的记载立体丰富了起来。展厅结尾以展板形式呈现西周青铜器铭文铸造方法。

文:张程鑫 凤霞 图: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提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