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共抓大保护 协同大治理 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09-20 18:36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宋蕊 丁亮)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生态保护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的重要指示,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兰从2006年起就开始从事西北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方兰提出,“建议在沿黄九省区倡导建设黄河生态带,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方兰感到十分振奋。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总书记的高瞻远瞩,把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国家战略,不仅给实践领域,给学界也带来了太振奋的消息。总书记的五个方面(要求),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做了非常好的阐述。其实对我们学界来说,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指导方针。”
方兰认为,总书记的讲话为包括陕西在内沿黄九省,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尤其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总书记指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
方兰:“总书记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上游像祁连山、像三江源、像甘南的黄河沿岸,它就是做好生态。中游和下游就是水土治理,然后污染防治。那么到了下游的三角洲地带,主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把(沿黄)各个省区做了一个大的协作聚集,对未来沿黄九个省区的精诚合作、大的协同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常年从事黄土高原及周边沙地生态环境研究的金钊表示,20年来陕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沙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书记的讲话让科研工作者深受鼓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金钊:“陕北地区是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全国增绿最显著的地方,绿色区域向北推进了将近400公里。特别是在延安地区,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46%,所以我们现在去延安,看到的是一片绿色,再也看不到过去的黄土高坡的模样了。在70年代末期,黄河流域的泥沙量大概是16亿吨,近十多年来,减到了2到3亿吨,陕西省在这方面贡献是非常大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但丝毫不能放松警惕,确保黄河沿岸安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金钊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目前正在开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研究工作。
金钊:“我们要做大规模的调查,摸清家底。第二点,我们要做好陕北地区洪水灾害的预测。第三,我们在陕北地区加强观测,我们从地表以下几百米,一直到地面以上,我们进行连续系统观测。同时我们所也在申报有关生态和可持续的国家实验室,为习总书记提出的风险灾害的防控能力提供保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人员最近正在进一步完善修订“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植被结构功能提升”两大“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科研人员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许明祥:“积极探索不同区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科学管理流域水土资源,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基础上,适度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从而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