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遗址: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9-23 09:13
秦岭北麓向渭河谷地延伸的地方,坐落着太平遗址。该遗址为了解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组成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开展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2021年3月1日,太平遗址考古工作启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王小庆介绍,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客省庄文化聚落遗址,由东西并列的两个环壕组成,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年代约为距今4150—3700年。遗址内发现了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各类遗迹,包括灰坑、灰沟、房址、墓葬、窑址等。
联合考古队对环壕等主要遗迹进行了勘探,已经完成50余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工作。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做好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保护性发掘,积极做好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截至目前,遗址已有5400平方米完成考古发掘工作,900平方米仍在发掘中。
考古工作者通过发掘发现,两个环壕体量巨大、边界明显、保存完好。靠近聚落的内侧岸面呈斜坡状,部分区域设有汲水的缓坡平台;外侧岸面陡直,部分壁面有水平状水蚀凹槽,由此可知当时环壕内有水,水流通道可能与自然河道相连,起到防洪、排涝等作用。壕沟在废弃后成为堆放生活垃圾的场所。环壕体量巨大、修建过程复杂,反映出太平遗址在当时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公共资源调配能力。
环壕内有密集的大型袋状灰坑。坑内可能发生过类似烟熏的行为,并发现了较为密集的粮食遗存。大型窖穴表明当时聚落生产力十分发达,储藏成为社会再分配的必要环节,为社会分化创造了物质基础。
遗址内发现各式各样可供居住的建筑,包括地面式方形建筑、“吕”字形半地穴建筑、圆形深穴式建筑、使用土坯的窑洞式建筑、包括两个居室与一个院落的半地穴建筑组合等,表明太平遗址先民拥有高超的建筑技术。
2023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座前厅后室的复合式建筑。前厅改扩建为一处陶窑的操作间,保存较好。陶窑面积较大,足以提供前期制坯、修坯的空间。遗址内还有3处结构与之相似的陶窑。
遗址内发现了多座客省庄文化时期的墓葬。墓葬以竖穴土坑单人墓为主,另有部分灰坑、灰沟埋人。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少量祭祀遗存。墓葬和祭祀遗存的发现,为了解太平遗址先民的丧葬方式与礼仪等提供了重要物质资料。
各类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陶器、骨角器、蚌器和玉器等文物,为准确了解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年代信息提供了科学依据;出土了大量动植物遗存,表明太平遗址先民有种植、采集、家畜饲养、渔猎等多种生产模式。小麦遗存的发现,则为了解小麦东传路线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王小庆说:“田野考古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采用,使太平遗址的考古站上了更高起点。系统以考古发掘工作中采集的三维数据为基础,集合多元数据融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体验交互技术等多种手段,使发掘现场各个角落都被全息记录、沉浸式展示。”
王小庆介绍,2021—2022年度的考古发掘主要围绕太平遗址的总体范围、年代等宏观问题,揭示了两个环壕并列的聚落形态;2023—2024年度的考古发掘主要在遗址内部展开,目的是了解遗址内部的具体布局等,同时了解两个环壕的修建与存续年代。
太平遗址环壕—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显示,太平遗址是迄今在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太平遗址已经出现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其具有中心性聚邑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