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公共文化服务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1-11-29 09:40
“年纪大了,也不用往远处跑。我每天上午在社区老年大学学习书法,下午在娱乐室和老友下棋……”家住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解放街道陕西路社区的居民刘志亮,对目前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文化生活感到满意。这也是广大渭南市民在愈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中收获幸福的一个缩影。
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有陕西“东大门”之誉的渭南市,是一座有着2700年建城史的文化之城。在近年来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渭南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让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文化资源配置的不断完善,“凹地聚集效应”愈加显现,公共文化建设如地心引力一般,吸引社会力量和相关资源、服务创新样式流向并汇聚于此,让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不久前,一座面积仅120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的小型图书馆在渭南市杜化路原源小区挂牌成立,受到广泛关注。因为这是渭南临渭区图书馆首个“家庭图书分馆”,它的建成开放是当地构建城市公共文化阅读圈的创新尝试。
“作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又一典型,‘桂世佳言书坊图书分馆’所在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打通了图书馆与市民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阅读距离,可以更好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并且对和谐邻里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临渭区图书馆馆长杨冠军表示,临渭区图书馆还将继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打造更多便捷化、舒适化的家庭阅读空间,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近年来,渭南市在公共文化投入方面持续加力,已累计投入30亿元,在中心城市先后建成了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非遗馆等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完善了城市功能,方便了群众,提升了城市品位。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承担着市级文化馆的功能,成为全市人民尽享公共文化的集聚地;市博物馆成为传承渭南历史文化、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殿堂;市非遗馆成为西北五省区首个数字非遗展馆。”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28个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210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基本达标,覆盖率达到100%。文化设施的完善,让广大群众享受文化服务更为便捷,群众的参与热情进一步高涨。
“我们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将资源配置转向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科科长姚霓表示,渭南市制定印发了《渭南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开辟“政府+企业”“城市+乡村”“公益+便民”“文化+景区”总分馆建设模式,拓展城市分馆、乡镇分馆、社会分馆等联办分馆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城乡群众。目前,全市已建成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24个博物馆、2个非遗馆、128个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210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28个图书馆、文化馆分馆,20个市级村史馆示范点,25个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探索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特色发展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和体验已成为人们的主流选择。今年,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4%,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
不久前,渭南市图书馆、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博物馆与7家数字企业签订了渭南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渭南共识》,致力于为广大市民提供城乡一体、资源均等、服务便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助力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据悉,通过数字企业在市图书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等网站、微信平台部署的电子图书、文物鉴赏、英语学习、党史教育等资源,广大群众只需用智能手机关注相关公众号,便可跨区域、跨场馆享受数字文化服务。
近两年,渭南市以数字化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已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网站建有率、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均达100%。各级文化场馆利用网站、微信平台提供掌上阅读、线上培训、公益展览讲座等免费数字资源,并为贫困县配送锣鼓、音响、AI电视机、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数字阅读机等数字智能设备。
“我们通过‘科技+文化’的方式,实施故事渭南、乡村春晚、好日子唱着过、基层全民艺术普及等数字推广项目,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武毅表示。(记者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