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啸:AI赋能文化遗产 广东经验与陕西成果互鉴共进

来源:西部网 2025-09-18 21:03

“这次来到西安,我非常欣喜地看到陕西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创新成果。”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开幕,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啸在接受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张啸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在数字展览、博物馆设计以及智慧博物馆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参会展示了在智慧文博数字展览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我们与广东省博物馆深度合作,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海洋文化、贸易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的推广展览展示方面积极探索,运用沉浸式投影、裸眼3D、智慧导览等新技术新方法,向观众深度阐释中国视觉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价值。”

谈到参与本次论坛的感受,张啸说,人工智能的应用是此次大会重点讨论的议题,在西安看到了陕西省文博单位在该领域的深入开发和应用,获得了很多新启发。他认为,智慧博物馆和人工智能在活化文物内容展示方面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内容深度挖掘能让国家丰厚的文化遗产与更多观众建立联系。

“秦始皇兵马俑在人工智能化修复方面的应用最令我印象深刻,人工智能技术将过去数月甚至数年的修复工作大幅缩短,这一技术突破对全国文保事业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张啸表示,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沉船考古中也有大量瓷器需要修复,兵马俑的智能化修复经验提供了宝贵参考。

张啸说,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展示开拓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此次大会的交流展示,希望加强广东与陕西两地间的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展示领域的创新应用,让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观众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起点新闻记者 宋洋 陈嘉欣

审核 魏诠 李卓然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