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源基石到创新引擎 陕投集团写下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来源:西部网 2025-09-18 19:43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陕投集团”)作为陕西省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电力产业为起点,历经三十余年深耕,在 “十四五” 新发展坐标下,逐步构建起 “能源化工筑基、金融投资赋能、新兴产业破局” 的立体发展格局。这家承载着服务陕西经济使命的省属国企,正以 “引导投资、调整结构、推动发展” 为笔,在传统能源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国企担当。
198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新华社播发的关于发现神府煤矿的消息
为国家找矿,为国家新一轮再找矿
煤炭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 “粮食” 地位。
历史的指针拨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陕投集团旗下陕煤地质的一把地质锤叩开了神府煤田的大门。这座亿吨级特大型煤田的发现,不仅改写了中国已探明煤炭资源的区域布局,更以优质动力煤的稳定供应,为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工业崛起注入了 “陕西能量”。此后,陕煤地质累计探明的一座座大型煤田,与周边矿区共同筑牢了国家煤炭工业战略西移的资源根基,也让 “陕西煤” 成为全国能源版图上的重要标识。
2021年起,为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我国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支历经岁月淬炼的勘探队伍再次挺进资源勘探主战场。
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热解煤焦油
在陕北毛乌素沙漠边缘,陕煤地质成功提取全球第一桶原位热解焦油,千米地下的 “富油煤” 就此变身 “煤焦油+兰炭”,为低阶煤清洁利用开辟新路径。
在高寒的西藏错那市,陕煤地质的勘探井穿透冻土层,打出西藏首例地热集中供暖项目,群众彻底告别烧柴火、牛粪取暖的历史,暖流顺着管道涌入高原人家,覆盖 33 万平方米的区域。
在陕南山区,陕煤地质的地质锤再次叩响大地,打成全省首口海相页岩气参数井和水平井,镇巴区块单井日产量最高达 4.1 万方,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埋下关键伏笔。
时光流转,资源保障的使命始终在肩。这些深耕地心的探索,不仅是对资源禀赋的深度挖掘,更是对国家战略需求的主动回应。数十年来,陕煤地质一直以 “找矿突破” 为支点,撬动资源保障能力的全面跃升。
科技人员正在进行半导体生产
航空航天半导体…… 他们向未来做投资
如果说能源板块是陕投集团的根基,那么新兴产业投资则是其面向未来的翅膀。
陕投集团以产融贯通为纽带,推动发展生态向 “能源化工稳固、金融优势凸显、新兴产业优化” 的立体形态升级。
这种升级,在陕投新兴立芯光电的研发车间里具象为突破 —— 自 2016 年被陕投新兴投资控股以来,这家聚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企业,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美容、激光雷达等领域,为下游产业输送 “中国芯” 光源,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西安寰宇卫星飞行控制中心
这种升级,在西安航天基地的测控大厅里,转化为精准 —— 作为国内首家国有全资商业航天测控企业,西安寰宇卫星自 2021 年 10 月首次执行气象卫星测控任务以来,已累计有偿服务 381 颗(发)航天器,常态化管理 210 颗卫星,测控服务成功率始终保持 99% 以上的行业领先水平。
这种升级,在西安航天基地的航空产业园里,升华为守护 —— 旗下陕航集团已在航空发动机制造、支线客机研制、通用机场管理、直升机运营等十余个领域落子布局,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如今,其着力打造的直升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成为西北地区最强的航空救援力量,被网友一次次顶上热搜。
直升机在执行急救任务
数据讲述投资质效,他们讲述投资初衷
这些科技突破的背后,是无数奋斗者对 “服务价值” 的深刻诠释。
陕投新兴副总经理、立芯光电董事长李波介绍新研制的激光模块时说:“当它应用在医疗设备上,人们做检查的设备成本和运维费用都会降低,检查费自然会更便宜。”
西安寰宇卫星综合办公室主任刘青原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卫星信号说:“汽车导航准一点、卫星电话通得畅一点、遥感数据更清晰一点,背后都是我们测控团队把每一颗卫星守护得更稳。”
陕西秦汉通用航空航空医疗救护总监宋品辉则记得,每一次用直升机转运受困群众时,“多争取的每一分钟,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陕投旗下陕航集团的大秦无人机
今年上半年,陕投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95.94 亿元,利润总额 42.12 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 21.55%,净资产收益率 7.42%,国有资本回报率 6.48%;完成工业总产值 161.16 亿元,同比增长 6.6%。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22.27 亿元,同比增加 153.18%,投资占比提升至 30.18%。
这些跃动的数字,既是发展质效的提升,也是国企践行 “投资未来” 的生动注脚,是在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更是为陕西人民投资未来。
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
审核 魏诠 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