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执导《别开生面》4秒镜头演员排练近两月 来西安看“春晚同款”演出

来源:西部网 2024-02-15 19:48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郭佳欣)面食、锅气……看馋了,来自山南海北的嘉宾们,用家乡话唱出家乡的面食,年味浓浓的烟火气,让人隔着屏幕就感到家的温暖。春晚《别开生面》节目让不少网友直呼好看又“好吃”。节目背后有哪些故事?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了两位参演演员。

d392764f23ef67710b39f2710605e836.jpeg

杨帅、张倍源在春晚《别开生面》节目中进行表演。(资料视频截图)

最多时一天用掉30斤面 播出4秒镜头排练近2月

面食手艺人杨帅在2023年12月8日就收到了导演的邀请通知,克服重重困难后,他在21日开始排练,经过五次彩排、数次调整改动,最终登上春晚舞台。杨帅说,印象最深的是甩饼,需要甩出山的形状,但正常飞饼是圆的,就需要多次练习。“记不清改动了多少版,往往是定了后再推倒重来,下一次再重新推翻修改。”

“和搭档最多时一天会用到30斤面,为了节省,我们好多食材都是排练完再拿回来继续使用,尽量不浪费。”杨帅说,他们在一个小操作台,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把面塑作品摆进去,按秒记数卡点,听到歌词就得赶紧摆好,投射到大屏幕,舞蹈演员定位后摆舞姿,需要默契配合完成。

f994cab8b1c0d33380d2b8bb8b4f7363.jpg

杨帅后台排练节目。

记者了解到,《无界·长安》中“长安”一章,这次直接被搬上了春晚的舞台。现场呈现的交互视觉效果同样让人惊喜,舞蹈演员用身体摆出各式各样的面,交互和投影技术的运用让不同空间的非遗面食表演和舞蹈表演同框,更突出展现各地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而总台2024年春晚舞蹈组组长、导演刘惠子也介绍说,这也是历年春晚以来,综合技术难度最大的节目。

从去年《无界·长安》首演到春晚排练前,杨帅一直在舞台演出,传播西北面食文化。他告诉记者,用自己的手艺做出这么多花样,把面食文化宣传出去,感觉非常自豪。“我数了一下,削面、甩饼,一共播出了4秒镜头,家里人也以我为荣,所有付出是值得的。”

c5a7e692ed6bc279eeee737a3b492ba6.jpeg

张倍源后台制作面塑作品。

九成以上面塑作品由他制作 欢迎大家来西安打卡“春晚同款”节目

“《别开生面》节目舞台上出现的95%以上的面塑作品都是由我制作完成。”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湖面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倍源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排练,每天练习5、6场,一场时长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基本一直在反复和面,大家都很辛苦,但最后看到结果,都非常开心、骄傲。

98146735fd20d5104c791c927e8b49ee.jpeg

《无界·长安》演出中春晚同款节目“长安”篇章。

“节目把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的故事融在一起,把概念具象化,用面给它捏出来、拉出来,这个过程很有乐趣。”张倍源说,面塑是美陈艺术,大多起展示作用,不像皮影、舞蹈等能演能跳,经过此前跟《无界·长安》的合作创新,此次才能站到春晚舞台。

于张倍源而言,这也带给了他新认知。他说,自己因为面塑手艺站在舞台上,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传统的内容也可以创新、可以与时俱进、可以跟舞蹈、音乐结合进行表演。“欢迎大家来西安打卡‘春晚同款’的精彩演出!”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