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赳赳大秦,体验唐风盛景——探访古都的潮流密码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5-26 08:17
600台电脑灯具与1000台效果灯具交织成星河,3万枚装饰灯具将公元前221年的星空投射在剧场穹顶……5月23日晚,位于沣东新城的《赳赳大秦》剧场里热闹非凡。当晚,“2025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采访团走进剧场,瞬间“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赳赳大秦,见证楞娃“黑夫”从普通士卒到帝国卫士的成长史。
《赳赳大秦》是以云梦睡虎地出土的黑夫家书为灵感创作的全国首个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出。首创的推进式沉浸观演形式与360°室内实景舞美相结合,将舞台化为移动的“秦朝战车”,让观众走进一个秦朝小人物的一生。
《赳赳大秦》出品人庞博介绍,自公演以来,演出吸引了大量外国、外地游客慕名前来观演,累计接待观众超41万人次,平均上座率95%。
“行进式舞台增强了现场的体验感。尤其是兵马俑阵列‘破壁而出’的瞬间,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的冲击力在此刻交融,千年陶俑在舞台上‘活’了起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段伟晨说。
不只是《赳赳大秦》,在几天的行进式采访中,采访团还走进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大唐不夜城、芙蓉新天地—数字娱乐综合体等地,探访千年古都的潮流密码。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胡姬酒肆、羽林卫士、琵琶曲与唐装少女交织出盛世图景。三沙卫视记者黄子豪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扮起唐代荔枝使,将三沙的地理标志产品“三沙金枪鱼”“三沙石斑鱼”带到了丝博会;新甘肃客户端记者赵昕玥和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记者雷雅妮换上唐风妆造,出镜邀请大家“相约丝博会,做回‘唐潮’人”……
“当‘鸿胪寺少卿’以传统礼仪迎接现场观众时,古礼的庄重与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瞬间将人们带入大唐盛世。”黄子豪说,在他看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古今交融的艺术表达,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共鸣。
“游客停留时间从平均3小时延长至6小时,二次消费占比超总营收的50%。”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云游长安——大唐居民身份证”“AI大唐”数字穿越等项目,让游客生成数字分身参与剧情互动,还推出影视级VR《上元长安》、AI换脸相机等科技项目,实现“虚拟+现实”双空间体验。
在这种时演时新的不断迭代中,沉浸式的“唐潮”体验成为古都西安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西安感受一眼千年的魅力,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友人也深入西安,感受千年前世界最大都市的震撼。
据介绍,聚焦唐代“喜文化”的“倾城之喜”节目将于下半年亮相。届时,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市井烟火”将进一步拓展至“浪漫爱情”主题。
雷雅妮说:“作为一名中国文化海外推介官,我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到了唐风盛景。与NPC的互动让我可以全方位领略大唐长安的市井百态与人文风情,切身感受古丝路起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记者 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