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邂逅西安年 4大板块50余项非遗活动带来“非常”年味儿
来源:西部网 2024-02-07 20:10
西部网讯(记者 惠璇璇)恢弘大气的“大唐遗音”、国乐合鸣《破阵乐》、趣味满满的木偶戏表演……2月7日,腊月二十八,“非遗里的西安年”2024年西安市新春非遗文化宣传展演活动在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举办。多个非遗项目、非遗手艺人、非遗传承人齐聚在这里,为即将到来的龙年春节添上非遗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舞龙舞狮节目表演中,2024年西安市新春非遗文化宣传展演活动拉开序幕。
展演现场,西安何家营鼓乐表演《将军令》、蓝田非遗项目表演《酒歌》、全真教武术表演《双雄对峙》、秦腔经典曲目选段、锣鼓表演等多个西安市著名非遗项目纷纷亮相,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同时,现场的非遗文化集市集合了酒酿、泥塑、剪纸、棉絮画、唐三彩烧纸、水晶饼制作等30个非遗项目,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认识非遗。
刚刚表演完《将军令》的演员高东娥是世界非遗项目西安鼓乐、何家营鼓乐社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这一首大气磅礴、感染力极强的曲子是他们精心挑选了很久的节目。“我就是希望观众能通过我们的表演,走进非遗,了解非遗。”
西安何家营鼓乐表演《将军令》
在非遗集市上,非遗项目“西安剪纸”的摊位前挤满了人,色泽鲜艳、栩栩如生的“龙”形象让前来观赏的人赞不绝口,还有精美的剪纸画让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跃然纸上。作品的主人,省级西安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涂永红介绍,自己从事剪纸工作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这次参加展演活动,她带来的作品和新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们看我手上的这个年俗礼盒,里面有红包、福字、春联等剪纸作品,它们全部都是通过剪纸技艺来完成的。”
涂永红称,过年剪窗花、贴窗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承载着浓郁的年味,一件精细的窗花作品可能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才能剪好。“让老人有亲切感,让孩子有传承感”是涂永红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初心,她希望通过一件件剪纸作品,让更多人感受到年味,感受到非遗的美。
涂永红剪纸作品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传承人杨帆同样有着30年的从业经历。非遗集市上,他向记者介绍着一件名为“其乐龙龙”的作品。身披龙袍披风,手扶子鼠、申猴两个盾牌的三合属相为主的“吉祥龙”憨态可掬、喜感满满,这也是他专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准备的一件“非遗礼物”。
而让杨帆坚持创作数十年的,是他对非遗传承的一些“执念”。“我觉得,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我把非遗传承做好,就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非遗、热爱非遗,并且让非遗真正地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杨帆说。
杨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乐龙龙”。
现场观众李女士表示,在非遗里感受年味儿,感觉很独特。“其实非遗可能就在我们生活中,一个窗花、一首曲子、一个泥人儿,都经历着代代相传的技艺。在这里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作品,感觉很喜庆,也很热闹。”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安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29项。作为2024年西安市新春文化旅游活动的6大主题之一,“非遗里的西安年”活动将通过4大板块、50余项非遗活动,展示古城长安的文化魅力,让非遗文化增强春节年味。
春节期间,西安还将有非遗文化展演、非遗文化集市、非遗社火演出、非遗年味儿美食等共计50余场“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系列活动,生动呈现出非遗在时光流变中的永恒魅力和焕新活力,为市民游客献上精彩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