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报告进行时·专家谈丨赵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11-15 15: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相比较其他行业,以文化创意输出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更需人才和创新。而且,文化产业呈现强烈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有着更高于其他行业人才的需求。如今,各类文化产业人才不同程度紧缺,一是文化产业党政管理人才、教学与研究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大多比较紧缺,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少之又少;二是戏曲传播、文物考古、非遗、文化创意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供少于求,以较为典型的考古行业为例,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不可移动的文物是76.7万处,国有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但是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17.57万人,一些文物的大市大县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力量还是比较欠缺的,主要是和海量的不可移动、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相比,17.57万从业人员捉襟见肘。”

针对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紧缺的问题,陕西省需要结合现有政策法规,制定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政策,采取专门的措施,强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人才并予以重视。要充分认识到我省文化产业人才的紧缺性,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人才既要懂文化又要懂专业技术的综合性,和一般人才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性,要认识到他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他们既能带来经济效益,也能带来社会效益,提升社会文明素养。为了推进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研究陕西省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认定和分类标准,制定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文件,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库,予以必要的政策倾斜。

二是要加大文化产业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文化产业党政管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管理、制定产业规划与发展细则以及服务与监督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扎实用好现有党政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如通过会议培训、专家讲座、实际锻炼等方式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知识,培养文化产业管理能力。其次,增加党政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编制和人员,或者从高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部门借调、聘用相关人才。再次,要加大文化产业党政管理招聘选调力度。

三是强化文化产业研究平台建设,加快文化产业教研人才成长。依托省内条件较为成熟的科研机构成立“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面向全省设置研究课题,培养我省文化产业专门研究人才;由“双一流”院校(学科)组建文化产业实体研究机构,面向海内外招聘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起到学科带头作用,并聚集、培养人才;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成立“陕西省文化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专兼职文化产业研究人员,以企业化方式促进文化产业研究人才成长。

针对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文化产业学科现状,在各方面给予教研人员必要的照顾倾斜,促使更多专家学者加入到文化产业研究与教学队伍,激励文化产业教研人才成长;鼓励我省核心期刊开设“文化产业”专栏,刊登省内文化产业研究成果,促使我省文化产业研究人才成长。由省委省政府指导、省教育厅牵头鼓励支持我省更多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成立专门的“陕西文化旅游学院”,以文化产业、旅游管理等为核心专业,组建更为专业的文化产业教研人才队伍。

四是千方百计促使文化产业经营人才涌现。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要靠文化企业落实,文化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发展繁荣,核心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大力加强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培训。省市县应分别制定文化产业培训计划,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要善于发现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不限于体制内外,一经发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使人才进一步成长。对于体制内有一定基础的经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学习、考察、锻炼等,大胆启用;同时要积极造就大批体制外文化企业经营人才,培育一些优秀的其他产业经营人才向文化产业经营人才转化;可以通过年度评选“省、市、县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等方式从精神上、荣誉上激励、促使优秀文化产业经营人才涌现、成长。

五是大力推广高层次文化创意与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室制度,着眼带动培养文化创意与专业技术人才。陕西省曾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要求加强院士专家、社科名家工作站(室)建设。可以将其在文化产业领域大力发挥推广,在省市县以及有能力的文化企业建设不同规格的文化创意或文化专业技术名师工作室,借助他们的智力与影响力,带动培养区域及相关企业的文化创意和文化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当前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可以优先在海内外聘请相关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站(室),尽快带动培养一批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