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知道丨看科技型企业的“种子”如何点燃陕西高质量发展之“火”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4-21 09:10

6ace75c760ceafe246d11f12f3af7f27.png

4月14日,《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印发。《计划》提出,将启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

近年来,陕西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深化改革、鼓励创新的政策逐渐显效,全省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高,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计划》的提出,体现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将为未来陕西科创经济发展储备坚实的力量。

0af5d9a1f1bda98a761fd5b10e2a5320.jpg

作为科教大省,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型企业在起着载体的重要作用。现阶段,科技型企业的增加,有利于将陕西科创领域的“蛋糕”做大做强。

对此,《计划》提出,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力争新增3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上市。

112d24d4e2478dadd751aca2f6c3c4c6.png

4月14日,《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正式印发。

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计划》提出了“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并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扶持。

其中,“登高”工程,通过“项目+补助+配套”方式,推动科技型企业基数倍增。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升规”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链,将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作为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对象入库培育,每年遴选350家左右重点企业,加强帮扶、指导、服务。对各市(区)每年“小升规”工业企业,陕西省将按净增加量给予每户20万元奖励。

“晋位”工程专注于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于两类企业分别给予每户20万元、每户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上市”工程设立科技型企业上市支持计划项目,通过拟上市企业培育立项的,给予企业“户均”100万元科技专项支持。

陕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屈晓东对此解读称,倍增计划围绕“登高”“升规”“晋位”和“上市”工程推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举措,主要目的是要做大、做强、做优科技型企业,这将为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310ada92a600dd98f12f5a542a9aaf15.jpeg

其实,在2021年,陕西科技型企业就已实现快速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6%首次破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2.3%、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2%......《计划》的实施,将为陕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再添一股新的动能。

总而言之,倍增计划立足陕西科研现状,所出台的措施兼具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倍增计划的出台,将对加快陕西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加速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及助推陕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270148188a21433543c9b42d34f1fc5.jpg

坐拥近百所高校、逾千家科研机构和大量高新企业的陕西,科创能力较强,科创成果丰富。科技资源“分散、分隔、分离”的“三分”瓶颈,是长期制约陕西由科教大省迈向科技强省的“拦路虎”。

据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薇介绍,在科技部批复建设的10个创新型省份中,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一直处于中间位次,与广东、江苏、浙江有一定差距,也略低于山东、湖北和安徽。这表明陕西省科技存量资源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及转化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比较明显。对陕西来说,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不对称不协调是导致陕西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通过技术链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实现科技为经济的赋能,是当下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启动,“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在全省展开。2021年,陕西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余项,并首次与科技部联合组织实施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专项。此外,陕西还梳理凝练了29个重点领域2662项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部署实施8个科技重大专项和272个重点产业链创新项目。

7138939885855338cc57966ff26636ff.png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同时,陕西紧牵关键领域的“牛鼻子”,探索打造“两链”深度融合新型研发平台。围绕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光子产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四大关键领域,陕西启动了相对应的4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工作,赋予他们在共性技术研发、行业开放共享、企业孵化培育、人才引进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探索试验。

产业链与创新链就像是DNA双螺旋结构,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进。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陕西在“两链”深度融合方面,诞生了不少成功案例。

例如,作为“隐身材料第一股”,西北工业大学第二家成果转化企业华秦科技于今年3月登陆科创板。早在1996年,华秦科技便联合西北工业大学,以材料学院周万城教授团队为核心力量,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目前,华秦科技9名核心技术人员,有8人都是西工大毕业或曾在西工大任教,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能力建设效果显著。

d8751912d8cefaf45a951ec38b981494.jpeg

西北工业大学第二家成果转化企业华秦科技于今年3月登陆科创板。(图片来源:陕西省科技厅)

创立于西安的中熔电气,目前是国内电力熔断器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去年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熔断器制造商中,中熔电气目前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及近年专利授权数量均名列前茅。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中熔电气融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了一家上游企业。随着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家企业已经成为特斯拉、戴姆勒、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货商,并于今年7月中旬成功上市。

去年,陕西印发了《实施“两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文件提出,到2023年,重点领域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融合,布局建设20家共性技术研发平台、30个创新联合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9000家。届时,陕西将形成科技创新全面融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充分体现了创新主体与生产主体的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而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转化“堵点”,让科技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是陕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如今,陕西播下的科技型企业“种子”,能否在未来点燃陕西高质量发展之“火”,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值得期待。(文/辛思捷 王佳祯 图/陈政宇)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