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知道丨陕西旅游市场如何将“报复性”转变为“延续性”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04-08 15:46

c1fdd68cce464397ceec562cdfd1e092.jpeg

日前,“补偿式出游”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今年跨省游的首次高峰。携程数据显示,陕西地区清明节报名跟团游的人数环比3月增长15倍。陕西西安旅游市场在清明假期共接待游客433.4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0.18亿元,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游客“憋”了许久的出游热情在清明小长假里得到释放,对国内旅游业来说,这也是“久旱逢甘露”的大好消息。

3df43ebe48261fb023e9a41dcf681476.jpeg

大雁塔夜景

“补偿式出游”背后,陕西旅游市场表现如何?

春节期间,为响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就地过年”成为一种过节的新风尚。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磅利好消息,刺激了蠢蠢欲动的出游人群, “补偿式出游”成为强劲新需求。

同时,在清明小长假前,政策为国内旅游开“绿灯”,为消费者的出游保驾护航。清明小长假中,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68亿元人民币,“补偿式出游”的热潮堪比春运。

受考古新发现影响,清明假期预定四川前往三星堆博物馆门票的游客比之前涨了12倍,三星堆博物馆清明假期参观总人数达4.53万人次,门票收入246.58万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78%和329.73%。“三星堆博物馆单日游客量近2万”的消息也一度冲上热搜。

9f71ecd7f0d6ed74e6a6373340b5e44e.png

乐游原上的青龙寺

那么,作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的陕西,在“补偿式出游”火热的小长假里表现如何呢?

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力,作为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长假,陕西旅游市场一扫疫情期间的阴霾,拉动“大难”后的旅游业全面复苏。在清明节前,国内出游预订统计数据显示,从出行航线热度来看,前往北京、杭州、西安、海口等目的地的机票预订始终保持高增速;从酒店预订量来看,北京位居清明假期热门入住城市第一,陕西西安排在前十位。

清明小长假期间,以西安为例,西安旅游业共接待游客433.45万人次,总收入20.18亿元,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门票预订量对比2019年增长232%。受疫情影响的旅游市场正在平稳有序恢复,陕西旅游市场总体呈现出“供需两旺、人气骤增、文明有序、强劲复苏”的特点。

b713551391e74403a610f4fa5035583b.png

具有陕北特色的夜市美食摊位

可以说,今年清明小长假前,消费者的旅游热情和旅游企业及景点的接待热情“蓄势待发”,所以陕西旅游市场的“报复性”复苏,是在意料之中。但是,与往年的清明假期出游相比,今年出游出现了一些不同:

出游热门目的地趋于小众,红色旅游成为清明假期旅游亮点。在西安,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接待3.44万人次,张学良公馆接待3927人次,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接待2231人次。在西安之外,咸阳马栏红色革命旧址、安吴青训班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也迎来大量游客;延安市黄河壶口景区推出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精华版。

同时,一场晚会及考古新发现带动文化古迹类景区出圈,文旅演艺持续升温。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中博物馆之行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在热门景区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均榜上有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8.4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2.4万人次;文旅消费热度不减,清明3天假期,《长恨歌》接待游客1.27万人次、《驼铃传奇》秀接待游客1.51万人次,文旅潜力得到释放。

43111e35463360b391d7d8949510646c.png

陕南旬阳县油菜花田

乡村旅游发展也势头正猛。“大美河山·乐享田园”2021年西安市乡村旅游年活动深受市民游客青睐,推出的10条精品线路、10大乡村旅游新场景成为清明出游新爆点及小众打卡地;白鹿仓景区接待游客8.37万人次,白鹿原影视城接待游客3.98万人次……鄠邑区栗峪口村、长安区上王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人流如织,白鹿原城墙客栈、周至水街民宿等特色民宿客流不减。

流量面前 陕西旅游市场如何将“报复性”转变为“延续性”?

这两年,网络的发展不断引爆城市IP,陕西等多个省份的旅游景点迅速走红,旅游业在流量的风口起飞,外部世界开始用全新眼光丈量陕西的价值。

但是,在流量带动下,节假日旅游“人从众”,逗留时间较短、人均消费水平不高;慕名而来,最后稍显失望而去;爆红一个网络作品,来不及延伸开发便热度散去……这些都曾是陕西旅游市场的“痛点”。

同时,一场疫情也让国内旅游业切身感受到“流量”二字的脆弱。

清明假期出现的旅游热潮,虽然最终转化成为了消费数据,带来了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但这种“报复性”复苏终究是短暂的,陕西也需要“重新发现自己”。

e3854465d34564f9920536dd32a2ba97.jpeg

瀛湖湖泊一角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解决陕西作为文化旅游大省“捧着金碗腌咸菜”的尴尬境遇,将旅游市场的 “报复性”复苏转变为“延续性”发展,首先要将建设交通枢纽、推动“文化磁场”体验、加强区域合作和打造“行走”的文化作为发力点。

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对旅游业的吸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陕西迎来政策性机遇的加持。在“米字型”高铁网络的物理连通之下,以西安市为中心的1小时和3小时生活圈已有雏形,打造“都市出行圈”正当其时。便捷的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陕西旅游观光,但是对于缺乏留得住游客的优质景区,便捷的交通网络更加剧了游客的流失。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在流量造势的机遇下,陕西围绕如何“留量”做出了实质性的探索。

83bde94c26bb717e1b8654eef532d8a1.jpeg

延安二道街夜市上的陕北说书

打造沉浸式旅游模式、促进游客对“文化磁场”的体验与感受,是陕西省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重要方式。2019年,西安举办的独具特色的年俗活动,接待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以关中民俗为定位的袁家村,对民俗民风以及乡村文化记忆等进行展示和活化,使乡村旅游者通过参与、体验,从而回忆和寄托乡愁情怀;城墙根下的各色餐馆、酒吧等本土化的生活场景也成为游客驻足的风景……

正如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所说,没有一个空间是没有文化内涵、不能成为文化平台的。陕西正进一步推进这些空间成为陕西文化“走出去”的展示台和“火起来”的直播间, 打造沉浸式旅游模式、引起游客情感的共鸣。

除此之外,加强区域合作以构建大文化旅游圈是陕西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的又一重要抓手。

“秦人西垂,陇上江南”,甘肃东部的天水、陇南一带是秦人进入关中前的主要活动中心,该地区礼县西垂之地更是秦统一的摇篮和文化的发祥地,关中地区则是秦人的崛起之地。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从享誉全球的兵马俑看到了秦文化的结果之一,却并不了解早期秦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在这之间缺乏的就是大文化旅游圈的构建。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区域有效整合资源,共铸旅游品牌,打造协调互补的旅游线路,推进文化价值的区域性提升,是构建大文化旅游圈的切入点之一。

2ec0fbe5961c12a330a357f6d11980f7.jpeg

陕西文创产品 胸针

同时,文创产品让城市文化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被称为“行走”的文化。依托陕西地域历史文化及馆藏文物藏品优势,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发出“文化旅游服饰系列”“文化旅游生活用品系列”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品。文创产品正成为陕西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之一。但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创新打造“行走”的文化,既要对灿烂历史文化进行传承,也要有对接现代生活的设计巧思。让陕西文化和陕西故事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让游客带回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陕西旅游市场力求创新发展的态度和决心。期待陕西旅游市场的“流量”,不只是“抖”来的热度,不只是真金白银的狂垒;期待陕西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发展,不是短暂的“报复性”,而是“延续性”;期待陕西文化的“黏性”,是讲述出每一个陕西故事带来的“西引力”。(文/李炘弋)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