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张涛:推动黄河流域陕西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来源:西部网 2020-04-27 09:30
黄河壶口瀑布(资料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他强调,要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视察时做出了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黄河在我省境内与内蒙、山西、河南接壤,是纵贯我省陕北、关中两大区域的自然生态轴,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实施区域。
陕西延川县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资料图)
推动黄河流域陕西段高质量发展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沿黄段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任务艰巨。我省沿黄段其大范围内是黄河丘陵沟壑及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在过去我省规划的沿黄生态城镇带规划的2.9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1.35万平方公里为限制开发区和保护区;
二是沿黄段区域发展差距大,产业基础薄弱。我省沿黄段人口密度小,村庄分散,在榆林南片区和延安片区集中着深度贫困县,区域内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仍未解决,资源要素跨区域整合难度大;
三是沿黄区域内的合作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尽管国家出台了《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但是跨省际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在产业协作与生态治理方面尚未形成“一盘棋”,统筹协调比较困难;地区间的行政壁垒仍然存在。
黄河金三角地区区位图(资料图)
为推动黄河流域陕西段高质量发展,就要统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牢牢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做好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有效衔接
统筹《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扩展新空间。推动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引领,以连霍高速为横轴,包茂高速、京昆高速为纵轴,以渭河、黄河为生态轴,协同呼包鄂榆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发展建设,构建以西安(咸阳)都市圈为中心,以渭南、铜川、延安、榆林为重要节点,以府谷、神木、绥德、延川、韩城、合阳、华阴为支撑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尽快制定相对应的专业规划,沿线各级政府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母亲河负责的态度,做好区域统筹开发,避免低层化、无序化的开发建设。
二、联合协作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和文化传承。要围绕打造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生态文明合作共建区的要求,建立陕蒙、陕晋、陕豫跨区域协作机制,共同推进黄河干支流治理和河道整治、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合力打造沿黄河风景带,将流经陕西与内蒙、陕西、河南接壤的黄河建设成为国家级中央公园。研究出台《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我省沿黄段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区和彰显黄河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三、完善提升黄河流域综合交通体系
在包茂高速与沿黄公路两个南北向的交通纵轴之间,加快国高网榆蓝线未完工路段建设,尽快全部修通这条南北走向的快速通道,促进府谷机场规划建设,加快延安-榆林的高铁建设步伐,规划黄陵-洛川-黄龙-澄城-华阴的城际铁路与西渭城际轨道连接。提高沿黄公路渭南华阴、大荔、合阳、韩城段以及沿黄公路延安壶口以北段的道路等级。同时,要进一步建设并完善由包茂高速与沿黄公路东西方向连接城乡发展的快速交通通道,促进关中、陕北沿黄流域的发展要素流动。
四、加快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廊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要以黄河流域综合交通为动线,打造具有带动作用沿黄陕西段文化旅游廊道。
一要打造华夏根祖文化旅游廊道,将黄陵(黄帝陵文化)-黄龙(黄帝部落文化展演区)-白水(黄帝的字圣、酒圣文化)-富平(黄帝荆山铸鼎)这些黄帝文化的点“做亮”、“做大”,联合延安、渭南相关地区共建国家黄帝文化公园,以加强黄帝文化旅游的纵深区域,引导游客变“流量”为“留量”。
二要制定《沿黄流域(陕西段)历史文化遗址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重点支持吴堡、绥德、佳县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与黄土高原传统村落保护。
三打造“黄陵-洛川-宜川-黄龙-韩城-合阳-白水-蒲城-富平”关中平原城市群渭北旅游黄金圈。将黄陵-黄龙-白水-富平的黄帝文化、黄土高原文化、红色文化、国家森林文化与渭北韩城、合阳、蒲城的历史名城文化、唐帝陵文化结合起来,将文化与生态资源有机融合,做大核心景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在韩城、延安、榆林、神木、府谷发展共享汽车,完善提升旅游配套设施,以创建黄河流域全域旅游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陕西省政协委员、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