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发布多项科技成果 智能机器将具有“人眼3D”感知能力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03-08 16:46
今天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19年首场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项最新科技成果。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背包可以自己发电?进家门“刷脸”就能开锁?空调还能根据人所在的位置自动调节温度?今天(3月8日)上午,在西安交通大学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这些貌似科幻电影桥段的黑科技与大家近距离接触,让参会人员仿佛提前体验了一把时空穿越。
可穿戴的太阳能电池 转化效率突破19%
“柔性轻质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可以弯曲、折叠、重量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而传统的硅晶太阳能电池很难真正实现轻质、柔性。”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系教授吴朝新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吴朝新介绍到,柔性轻质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厚度不到1微米,质量轻,能够任意弯曲和折叠,并附着在任何物体表面,方便携带。可用于户外多功能充电、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新型能源飞机、汽车、野外军事信息化装备、绿色城市景观照明等等。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系教授吴朝新介绍研究项目——柔性轻质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郭小龙 摄
“我们到户外没有电了该怎么办?这时候越轻越薄可折叠展开的太阳能电池,甚至是可穿戴的太阳能电池背包、衣服,都是最好的选择。而柔性轻质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就能满足所有需求。”吴朝新说。
据了解,吴朝新与他的团队自2013年开始进入钙钛矿电池领域,至今已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科学研究与产业化技术探索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实现玻璃基板钙钛电池转化效率突破22%,柔性器件转化效率突破19%。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副教授葛晨阳介绍了结构光3D深度相机技术。郭小龙 摄
“刷脸”支付、开锁 科技版“人眼3D”将成为现实
电信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副教授葛晨阳则从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与市场价值等方面,介绍了结构光3D深度相机技术。
“结构光3D深度相机,本质上是一种深度的立体视觉传感器,其优势在于在近距离方面可以进行高准确度和高精确度的物体识别,尤其是人脸识别,在远距离方面主要用于AI技术,可进行三维环境感知。”葛晨阳说。
葛晨阳介绍到,深度相机作为一种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进行交互的“门户设备”,未来有可能取代传统RGB摄像头,成为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的重要设备,使机器或智能设备具备类似人眼的3D视觉感知能力,将有助于实现人与机器的自然交互、人与网络世界的虚拟交互,甚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
葛晨阳教授展示目前已研制成功的高清立体显示处理芯片、感应器等。
“举例来说,未来人们从回家进门开始,就能进行3D的人脸识别,家里智能家电就能根据3D识别信息,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像空调就能根据人的位置,自行调控温度、湿度等。”葛晨阳说。
据介绍,目前,葛晨阳和他的团队研发的结构光3D深度相机技术已申报10项美国发明专利(其中6项已获得授权)和40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13项已获授权),有效解决了动态、实时、准确获取深度图的难题,未来将在环境感知、人机自然交互、避障、3D扫描、精确识别等方面,提供行业领先的3D视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