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盈金州·生态富民” 民生林业为安康城乡发展持续赋能
来源:西部网 2025-07-18 15:33
7月16日10时许,64岁的留守老人李枝秀和工友又沿着山路给周边山林下的淫羊藿开始锄草。“每天干点锄草等活路能挣到100元,老板还管饭。”李枝秀说,“在家门口能挣到钱,我觉得这个‘绿色银行’挺好的。”
村民靠山吃上林业饭
李枝秀所说的老板叫赵益忠,2020年底他回到汉滨区吉河镇成立了林下种植药材的安康益增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也是被李枝秀等留守老人亲切地称为“绿色银行”。
赵益忠的公司主要种植虎杖、夏枯草、党参、玄参、淫羊藿等中药材,涉及420余亩,其中淫羊藿种植面积达150亩,公司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带动100余户增收,部分群众通过务工和土地流转既学会了种植技术还增加了收入。
林下中药材让汉滨区吉河镇村民受益,在百里之外的汉阴县平梁镇清河村,当地村民也因栽种柿子树增收。
7月16日,汉阴县编办派驻清河村第一书记罗思雨在1080年树龄的柿树下给“绿盈金州·生态富民”主题采访团记者介绍,这棵柿树高8.2m,胸径58.93㎝,被誉为“柿寿星”。当地流传着“马家河 成家湾 柿子烤酒味道蹿”顺口溜,印证着清河村的柿子酒在本地广受欢迎。清河村还有266棵百年的老柿树,当下正值挂果时节,待金秋时节柿子城市成熟时节,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就吸引到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所酿造的柿子酒也备受青睐,村民因广种柿树增收。
在汉阴县林业推广站站长方靖看来,让古树焕新生也成为留住乡愁的独特记忆,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发展路径也是林业部门的新使命。汉阴县实施古树生境整治提升工程将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建立“一树一套、一树一牌、一树一码”信息管理平台,让古树名木有效保护。
“目前,汉阴县已形成以平梁镇古柿子树群落和汉阳镇银杏树群落为核心,打造的古树名木森林特色小镇,构建民宿观光、休闲养生等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为乡村增添景致,为百姓留住乡愁。”方靖说。
碳汇交易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从而实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宁陕县在全省率先通过抢占碳汇“新赛道”,让深山的林业资源变成红彤彤的票子。
7月16日16时许,一场雷阵雨后,宁陕县上坝河国有林场的空气更加清新。矗立在这里宁陕县林业碳汇示范样地监测系统的电子屏上显示着负氧离子、光合辐射、土壤含水率、温度及树木品类等信息。
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胡茂毅说,“通过树木生长环和传感器,实时掌握林地固碳释氧情况,未来我们将通过国家资源减排交易市场,让更多的生态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将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使绿色本底释放出更多生态红利,近年来宁陕县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胡茂毅介绍,目前宁陕县已完成三笔碳汇交易。其中,2022年6月宁陕县政府与深圳南泥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林业碳汇经营开发试点后,实现了总交易额100万元并完成了秦岭区域首例、西北地区第一例林业碳汇交易。
朱鹮为石泉县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增效
林业发展也让更多的国宝朱鹮从陕西省宁陕朱鹮野化放飞基地飞到周边县区。
朱鹮的种群分布范围也从宁陕县扩大至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汉滨区,石泉县、汉阴县、汉中市的佛坪县、洋县,商洛市镇安县等地。
在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草池湾村,随着朱鹮成群结队在此安家,也加速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村民因此吃上了“生态饭”,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如今,朱鹮田间觅食与村民种植水稻的同框画面已成为当地生态画卷。
草池湾村村支书邓国友说,为保护朱鹮村里还成立志愿巡逻队,在持续围绕朱鹮保护的同时还通过延伸科普教育产业,开展研学、开办朱鹮日记主题咖啡馆等活动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村民人均收入从2019年的8960元增长到2023年的18900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跃升到了100万元。”
让青山再增殖衍生更多发展路径,让古树名木再焕发新生;从朱鹮栖息带动乡村旅游,到碳汇交易让“空气”变现……今后,安康市将进一步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让绿色本底释放出更多生态红利,让民生林业更多惠泽广大百姓。(记者:毛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