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执结400万,三面锦旗见证“立审执”一体化下的速度与温度
来源:安康中院 2025-07-04 15:29
“我在案件处理中,深感欣慰,体会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6月30日,一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杜某拿着写着“立案神速,尽心尽责”“公正执法,定分止争”“执行利剑,为民解忧”的三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来到法院,向立案庭、民庭、执行局办案法官干警表达感谢。
01诉服、保全奠基稳局面
“你不用担心,我们会为你提供全流程诉讼服务。”立案庭法官对原告杜某说道。
在一起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杜某自2017年-2018年期间,向被告张某及李某(夫妻)借款用于做生意,双方于2024年11月签订《欠款协议》,确认欠款金额500万,张某分期还款。但截至2025年1月,被告仅偿还了100万,未按约定还款,随即原告杜某立即前往法院咨询。
立案庭法官了解情况后,研判认为,该案标的大,根据案件相关细节,被告有转移财产的可能,便立即向杜某告知其可以申请诉前保全。随即迅速帮助杜某准备相关材料,收集完材料后,立案庭法官又与执行局协调,根据杜某提供的线索对其部分银行卡和房产进行了冻结、查封,当事人申请当天,立案庭法官便为其做出裁定,48小时内为当事人成功保全。随后,又为杜某提供全流程诉讼服务指导,迅速起诉立案,分案给经验丰富的办案团队,为后续矛盾化解打下坚实基础。
02情理交融诉中巧破局
“商海立足,‘信’字当先,积极履行才是损失最小化的选择。”民庭法官在调解时对被告张某说道。
民庭承办法官在接收案件后,基本了解了案情和诉前保全情况,研判认为,该案虽标的大,但案情清晰,争议较小,遂准确把握案件争议焦点,量案制定调解方案“情、理交融,算好‘三本’账”,开展调解工作。
承办法官从被告张某入手,由于张某是商人,于是从诚信角度出发,算好“信誉”账,动之以情,讲述信用就是经营的“生命线”,拖欠债务只会将自己的信誉磨损消耗,点明诚信对于发展的长远价值。
随后,法官晓之以理,讲清法理,算好“损失”账,讲解法定程序,警示进入执行程序后采取限高、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会对本人生活以及项目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的损失影响。详细阐明失信的诉讼风险和经营风险,引导被告张某做出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抉择。
最后,根据原告杜某现实需求和被告张某实际还款能力,承办法官引导双方算好“经济”账,针对本金金额、利息金额、还款时间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张某承诺分期还款。
03刚柔并济高效护权益
“我也是抱着侥幸心理,多亏法官的耐心释法说理,不然我都不知道会造成多严重的损失。”被执行人张某对执行局法官说道。
在案件调解后,申请人杜某给足宽限期,截止协议约定的三期还款期的最后一期还款期,被告张某仍未偿还欠款,杜某随即来到执行局申请执行。执行局法官在接收案件后,迅速了解相关情况,根据申请人线索得知,被告张某还存在其他债务,有转移、处置财产的风险。执行法官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执行措施。
由于前期与立案庭、民庭对接,执行局法官了解案件详细情况,并在前期化解基础上开展执行工作。法官首先采取“断流”施压措施,由于前期冻结的账户金额仅有数千元,执行局办案团队线上线下查找张某财产线索,并采取强制措施,冻结其全部的银行卡账户及微信、支付宝账户。
随后,执行局法官多次联系张某,直击痛点,“攻心”劝说,向他释明法律的红线不容逾越,告知现金流是经营的核心,如果被执行人不及时还款,强制措施可能会造成资金链断裂等更严重的情况发生,劝说尽快主动履行义务减少负面影响。
在耐心劝说下,被告张某态度松动,明白法官也是在帮其尽快解决问题、降低损失,最终同意一次性还款。
随即执行局法官又与两名当事人一起核算最终还款本金及利息,确定金额后,张某一次性还完全款,执行局办案团队第一时间解冻了张某的所有账户,至此,从申请执行到结案,刚好二十天,案结事了。
执行法官既考虑申请人权益的顺利兑现,又积极帮助被告解决问题,耐心劝说,充分体现了执法办案善意文明的理念。
该案中,立案庭法官精准预警,立案高效便民,迅速与执行局保全联动,为解纷打基础;民庭法官情理交融巧破局;执行局法官依托前期化解成果,“对症下药”,刚柔并济,迅速兑现。“立审执”环节无缝衔接、精准发力、汇聚合力,最终实质化解纠纷。
在化解过程中,法官“量体裁衣”,综合“引导、警示、平衡需求”等调解策略,对于原告,争分夺秒护权益,解决其急难愁盼事,对于被告,情理交融,明后果、给出路、想方案。“三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是当事人对法院的肯定,更是岚皋法院“立审执”一体化,提升诉讼服务效率、传递“司法为民”温度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