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陈仓区:在服务创新中稳步提升软实力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27 08:03

8月16日,宝鸡市陈仓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里人头攒动,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宝鸡鼎尚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仅用10多分钟就完成了过去需要一周时间办理的企业住所变更手续。

“以前,我办理相关手续要来回奔波,现在‘一站式’解决,真是太方便了!”该公司工作人员罗敏说。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折射出陈仓区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陈仓区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突破口,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跨区域通办”等创新模式,实现了高频事项“零跑腿”。同时,该区通过设立“帮办代办”服务窗口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使“‘陈’信办”政务服务品牌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聚焦“双向赋能”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群众和企业办事,最怕跑冤枉路,最担心我们说材料不齐、需要去其他部门办理。”陈仓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张洁说。

陈仓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抓手,坚持数字赋能与民生需求双轮驱动,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协同服务体系,通过线下服务“有温度”、线上办理“加速度”的双向赋能,持续优化流程。

此外,在为企业办理迁移业务时,陈仓区依托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平台,将关联性强的事项进行系统集成,提供“帮办代办+一窗出件”服务,确保群众“只跑一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针对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陈仓区积极整合区内行政资源,对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进行升级改造,着力打造规范便利的“一站式”服务前哨。

“我们先后整合设置48个窗口进行跨部门协作,日均高效办件超600件,并配备社会保险自助机、驾驶人信息采集机等8类智能终端,配套母婴室、轮椅、医药箱等暖心设施,实行一体化管理,确保群众和企业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体验更优、办事效率更高。”陈仓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蔺录琴说。

聚焦“下沉基层” 激发经营主体新活力

“没想到我申请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仅5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比之前申请办理速度快多了。”日前,陈仓区赤沙镇农丰粮油店经营者王小芳在赤沙镇便民服务中心说。

这是陈仓区行政审批服务镇(街)下沉事项的首张食品经营许可证,标志着陈仓区西部山区食品经营、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小作坊生产等方面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两头跑”的结束。

赤沙镇距离陈仓区主城区60多公里,过去群众来城里办事往返就得半天。能在家门口办成行政审批业务,是群众的心愿。

今年以来,陈仓区针对基层需求,在行政审批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审批事项“就近办”,将食品经营、小作坊生产许可等相关事项下沉至全区15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群众和企业在辖区镇(街)就可办理相关业务,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了推进全区食品经营、小作坊生产等镇(街)下沉事项有序开展,我们在前期业务培训、跟班学习基础上,及时为全区15个镇(街)配备便民服务中心业务专用章,安排业务骨干深入虢镇、千渭等镇(街)便民服务中心,‘面对面’全过程指导业务受理、现场核查等审批环节,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熟练掌握业务操作流程。”陈仓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杨溶涛说。

目前,陈仓区15个镇(街)下沉事项业务办理正全面推进,各镇(街)已向申请人颁发了食品许可证照370份。

聚焦“优化服务” 织牢经济发展保障网

“以前,我听说过陈仓审批服务的高效快捷。这次从提交申请到拿到审批许可,我切实感受到了‘陈仓速度’。”宝鸡市中心医院港务区院区项目负责人田辉对陈仓区推行的“项目管家”服务赞誉有加。

“接到医院临时占道审批需求后,我们安排专班服务对接、帮助梳理审核申请资料,并联合相关区级部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两个工作日审批,保障重点民生项目如期试运行。”陈仓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该项目负责人董让怀说。

为宝鸡市中心医院港务区院区快速办理临时占道审批业务是陈仓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点项目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陈仓区对全区167个重点项目进行摸底筛查,针对25个需要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的重点项目建立项目保障台账,创新推行“项目管家”服务模式,建立以分管领导干部为“首席管家”、业务股室为“专业管家”、党员干部为“专职管家”的三级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系统性指导服务和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施工。

“我们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推动陈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仓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刘博彦说。(记者 李静茹 通讯员 刘元伟)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