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龙泉村有个“民生茶社”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12 08:11
在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龙泉村“民生茶社”,村干部倾听群众的意见诉求(资料照片)。 受访单位供图
8月4日,记者走进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龙泉村“民生茶社”,“喝茶话家常,沟通聊心事”的标语映入眼帘。
在这里,村民聊家常、话村务、提建议,干部听民意、讲政策、化纠纷。说事之前,轮值驻点的村干部、乡贤能人、法律明白人会招呼村民先喝一杯茶。
“对于发现的矛盾纠纷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我们第一时间汇集到‘民生茶社’,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矛盾纠纷,我们在‘民生茶社’为双方提供一个说事评理的宽松环境,推动问题妥善解决。”龙泉村驻村第一书记曲东说。
一张八仙桌,有事茶里说。如今,“民生茶社”已发展成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
去年10月,因为康渝高铁项目占用土地问题,龙泉村村民情绪激动。镇村干部和调解员迅速介入,邀请项目方代表、村民代表到“民生茶社”喝茶。倒上一杯茶,镇村干部适时从法理、情理、政策上积极引导,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项目顺利推进。
后来,在康渝高铁建设过程中,村民王忠远家的房屋受损严重,与施工方就赔偿方案迟迟未达成共识。镇村干部再次将施工方工作人员请进“民生茶社”。
在充分掌握事实依据与双方意愿的基础上,村干部多次耐心调解,最终将双方的矛盾在袅袅茶香中解决了。现在,王忠远一家已经搬进了自建的新房。
“一杯茶解开了我的心结。”王忠远说。
除了化解矛盾纠纷,“民生茶社”还是回应群众诉求的“解忧杂货铺”。
双龙镇将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嵌入“民生茶社”,定期开展“代表接访日”“委员议事会”活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4年,镇村干部在“民生茶社”收集到村民反映的“就医难”问题后,多方对接,联合汉滨区中医医院在村里开设了“中医阁”,并于每周四开展健康义诊、中医理疗和慢性病咨询等服务,惠及周边千余名群众。
今年春茶采摘前,有村民提出“加强茶园管理和采摘技术培训”的诉求。
紧接着,一场春季茶园管护暨茶叶加工技术培训会就在龙泉村标准化茶园举行。
培训会上,“陕茶1号”育种人王衍成从标准化建园技术,“陕茶1号”的生长环境、品种优势、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向村民做了全面介绍。面对村民在春季茶园管护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农技人员从春季茶园深翻除草、科学施足基肥、合理培土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他们提升种茶、制茶水平。
此外,龙泉村还将孝义文化融入“民生茶社”建设中,打造“孝之茶”服务品牌,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
“我们在‘民生茶社’开展老人免费喝茶、健康义诊等活动,依托‘民生茶社’发掘身边好人、文明典型,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等,践行孝义善举,涵养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治理。”曲东说。
“有了‘民生茶社’,大家经常来这里喝茶聊天,娃娃们也爱来这里看书,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了。有时候,这里还会开展公益电影放映、中医义诊等活动。”龙泉村村民祝师刚说。
围茶而坐,借茶说事。
如今,双龙镇已经在5个村建起了“民生茶社”,推动政策在品茶中宣讲、民意在品茶中听取、矛盾在品茶中化解、难题在品茶中解决、发展在品茶中谋划。
各村“民生茶社”运行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收集村民建议千余条,办理各类民生事项200余件。(记者 董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