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印记——陕西电力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六)|咸阳公司:云端上的带电作业 见证半世纪变迁
来源:国网陕西电力 2024-06-28 17:23
编者按:“让历史活起来,让精神传下去。”站在光的起点,点亮“一带一路”的漫漫征途,在陕西电网发展进程中,那些人、那些故事和那些曾经辉煌过的老物件,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曾经的拼搏奋斗、曾经的探索创新、曾经的追赶超越,都是我们赓续前行的底气和力量。敬请关注由国网陕西电力党委宣传部倾力打造的“光明·印记——陕西电力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本期刊发来自国网咸阳供电公司电力老物件——“电力飞车”的故事。
秦地最胜,无如咸阳。建城2360多年来,咸阳在中国文明史上贡献卓著,并不断焕发着勃勃生机。走进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展室,当你仔细欣赏着一张张珍藏半世纪的老照片、旧书籍、简报、荣誉证书之余,一台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匠心的“电力飞车”常常会成为参观者们关注的焦点,在电力发展的历史回廊中熠熠生辉。
高空带电作业,因为具有高难度和高危险性,被称为“在刀尖上跳舞”。“电力飞车”的出现,让咸阳公司开展带电检修作业时可以在30米的高空中完成一场安全有保障的“云中漫步”表演,这不仅是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作业人员的智慧 “结晶”,也正式开启了该公司由智慧化迈向智能化的新篇章。
1986年咸阳供电局红原变电站
1986年咸阳供电局设计室
1986年咸阳供电局咸阳变110千伏变压器检修
昔日·勇冲锋
带电作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却陪伴着无数电力人的整个青春。1992年,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进行“电力大比武”之后,西北电管局交给业务表现突出的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原咸阳供电局)一份沉甸甸的专项任务——受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影响,电力人急需解决330千伏线路上的双分裂导线间隔棒的损坏和导线断股等一系列问题,让送电工作更有保障。
1988年,为解决冬天导线结冰带来的隐患问题,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原咸阳供电局)带电服务组曾在秦岭深处连续奋战7天7夜,现实的无数次考验让他们下定决心进行工具技术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时带电服务组的同事们集思广益,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终于研制出可以在220千伏单导线上带电工作的单轮飞车,大大提高了供电和送电工作中的稳定性。
在单轮飞车的基础上,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原送电工区带电服务组的丁良平、王发广、刘利利等人,经过上百次反复实验和模拟焊接,花了整整3年时间,终于将单轮飞车改进为双轮飞车,经过实践探索再进一步完善为SF400-2四轮飞车。
开展带电作业时,SF400-2四轮飞车由单人乘骑,在间距400毫米的双导线上带电处理导线上的缺陷。与之前的单轮、双轮飞车相比,SF400-2四轮飞车性能可靠、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装起来也方便灵活。利用四轮飞车进行高空带电作业,不但可以顺利完成导线断股修复,保障线路安全可靠供电,还减轻了作业人员体力的消耗,作业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SF400-2飞车还设有前进和后退两个档位,并装有刹车装置,作业人员在使用该飞车进行作业时,可以像电动自行车一样在高空导线上骑行。
SF400-2四轮飞车填补了在330千伏线路跨河、跨沟等地貌情况下,难以使用软梯的导线断股、间隔棒损坏等处理作业的空白,为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用电需求提供了坚强保障。
千古绝唱《渭城曲》,众说纷纭《阳关图》,背后是说不尽的咸阳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咸阳电力“工匠”们正是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改良,技术创新精神的继承与延续完成了时代交给他们的使命任务。
1986年咸阳供电局载波通讯
1999-ZP01-67咸阳供电局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64周年暨入党宣誓会上新党员宣誓(1985年7月1日)
2003年咸阳供电局关岚线施工现场
如今·攀高峰
近年来,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始终坚持在夯实电网“硬实力”、增强服务“软实力”上下功夫,以质量创新、科技强企的工作思路,在该公司全域培养创新沃土,传承创新基因,让电力人的“工匠”精神和管理智慧在群众性质量管理创新活动中落地生根。众创空间QC小组就是凝心聚力谋发展催生出的典型果实,也是实干创新向未来实践中的优质缩影。
2022年,众创空间QC小组的参赛成果《提高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率》获得国际ICQCC成果发布金奖、全国电力行业一等奖、陕西省一等奖。
《组合式伞形带电作业工器具挂架的研制》荣获全国电力行业特等奖、陕西省一等奖、国网陕西电力一等奖。
《缩短采集装置异常处理时间》荣获全国电力行业特等奖、陕西省一等奖、国网陕西电力一等奖。
咸阳供电局1983年10千伏开关检修技术比武
咸阳供电局杨陵变电站
2023年,众创空间QC小组创新成果《集成式10千伏带电作业旁路平台的研制》再次荣获全省一等奖、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成果交流会特等奖。该成果主要立足于配网带电作业现场,针对带负荷更换10千伏柱上开关作业项目中旁路系统搭建环节用时长的问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设计组装了一种集成式可移动平台,有效缩短传统作业方法中电气设备需人工往复搬运和组装拆除等作业用时,让旁路系统搭建变得快速高效、省时省力。
日升月恒间江海依旧奔流,电能潮涌中创新驱动发展。从架设一条线到编织全电网,从点亮一盏灯到闪耀满座城,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为全体员工提供坚实而有力的创新土壤,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让每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咸电人在质量管理征途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重轨道上持续改进,实现精益求精。(通讯员 丁黎晖 唐东方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