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崇文路派出所 赋能主防警务 为平安加码

来源:西部法治报 2025-02-20 15:01

陕西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百千工程”示范派出所、“一级公安派出所”、荣立集体二等功……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承载着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崇文路派出所民警的责任与担当,更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付出。

“我报警后,不到半天,警察就帮我追回来了,效率太高了!”2月10日,谈起去年崇文路派出所民警帮自己追回车内被盗现金的事儿,当事人刘先生再次为民警点赞。

去年7月,崇文路派出所接到报警,刘先生停放在某小区外的货车,由于忘记锁车门,车内的18800元现金被盗。接报后,崇文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迅速研判分析,锁定嫌疑人,仅仅10个小时就将嫌疑人高某成功抓获,被盗现金全部追回。

2024年,崇文路派出所立足公安主责主业,扎实推进“百千工程”,抓前端、治隐患,做强主动警务,依托“两队一室”改革,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强化警地联合、警网融合,不断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用扎实的工作、暖心的服务获得群众认可。

智慧警务再升级

“案子发得少、防得住、破得快,才算治安好。”崇文路派出所所长王真说。

崇文路派出所挑选所内业务骨干充实综合指挥室,充分运用各类数据研判技战法提升案件打击质效。

该所建成高空“鹰眼”、智慧感知前端,汇集整合视频资源,动态感知治安动向,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配置单警装备智能管理柜、涉案财物智能管理柜、案卷智能管理柜,实现了管理使用智能化、数据上传自动化,使处警办案更规范高效;搭建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率先运行新一代110接处警平台,值班领导实时监控,在线指挥调度,一线出警,警情处置更精准。崇文路派出所通过自动无人巡航直升机,加强巡逻防控,同时,在学院社区、麻地湾社区、崇文路社区、寨城庄社区4个中心警务室打造了“治安防控体系智慧化管理平台”,建成了一批智慧安防小区。

2024年,崇文路派出所侦办刑事案件38起,办理治安案件325起,打击处理287人,救助群众90余起,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15%。

社区警务再夯实

“咱是营业性场所,安全是第一位的,店里面有液化气罐可得操心呢,存在的问题尽快整改,争取黄牌换绿牌。”崇文路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在辖区“九小场所”开展消防专项检查,社区民警白皓对某场所负责人说。

崇文路派出所锚定“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联合辖区各职能部门开展“九小场所”分色分级挂牌动态管理,对辖区1597家“九小场所”进行排查、检查、分色挂牌,共提醒安全隐患240家次,各类“九小场所”商家的消防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为创新矛盾纠纷多联化解方式,崇文路派出所有效整合资源,在警务室设立“五治议事小屋”,邀请法官、社区工作人员进驻,吸纳为“警务助理”,通过“三调联动”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解。2024年,崇文路派出所有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2起,化解率达到了97%以上,实现了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好,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与此同时,崇文路派出所从辖区环卫、特行从业人员、小区保安等群体中发展“驼城义警”730余名,最大程度延伸巡防触角;明确社区民辅警权责范围,将发案率与民警考核捆绑,倒逼警力发挥防范质效。2024年,该所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了17%和13%,通过夯实“主防警务”,日接警量同比下降了35%,实现了刑事、治安警情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的工作目标。

民生警务更走心

“您好,居住证已经办好了,您可以到我们所里来取,也可以约好时间到就近的警务室领取。”社区民警奚静在“一窗口”电话通知居民取证。

“太好了,我这就过来,没想到这么便捷……”电话那头的陈女士高兴地说。

2024年以来,崇文路派出所将户籍室、接报案室迁建到临街门面,“四区”设置更科学,“服务区”更便民。针对群众在办理居住证等社区业务时“多头找”“多次跑”的问题,该所将社区警务接待岗前置至群众接待室,实现了“一窗口”接待群众,不用再找“第二人”。

同时,该所还将居住证办理以及行业许可、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业务触角延伸到4个警务室和暖心警务会客厅,配备了身份证自助受理机等设备,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此外,依托综合指挥室,该所将求助类警情和案件一样对待,不论警情大小,均第一时间开展综合研判。

2024年,崇文路派出所成功处置求助类警情7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找回走失群众91人;共办理居住证718个,登记流动人口820人,服务群众1100余人,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好评。(张震 通讯员 曹旭)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