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专家来支招 种地更高效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2-19 10:28
二月十七日,在杨凌千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里,刘永锋向胡荣国(右)请教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通讯员 郭媛媛摄
“胡老师,您看看草莓长势咋样?肥水合理不?第二茬要怎么管?”2月17日,在杨凌千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里,负责人刘永锋向胡荣国咨询草莓种植管理问题。
“管得好长得就好。现在的重点工作是把头茬果柄全部掐掉,这样就能给第二茬果子供上营养了。”胡荣国蹲下,轻轻拨开叶片,一边耐心解答,一边操作示范。
胡荣国是杨凌农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作为杨凌示范区高级农技师,胡荣国经常穿梭于果蔬大棚之间现场“把脉问诊”。
最近几年,很多甘肃、新疆、河南、山东等地的职业农民来找胡荣国“取经”,很多来杨凌参加农高会和其他农业领域会议的外国朋友也到他的合作社看“中国农民咋种地”。
眼下,大棚果蔬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在杨凌示范区,像胡荣国一样的农技专家纷纷走进田间地头,查看苗情、监测墒情,指导农户科学管理,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最近,头茬草莓收成不错,这几天想继续加强管理,争取把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再提高一点。”刘永锋说。
在胡荣国等农技专家的指导和带领下,刘永锋的草莓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大棚数量也从最初的2个发展到现在的10个,年收入达30余万元。
在杨凌示范区,农技专家或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或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在线“传经送宝”,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依托“流动+固定”“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杨凌示范区农技专家将农业科技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广到更远的地方,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农田”的转化,让农业科技成果惠及千万农户。
“党老师经常来我们这里,从处理土壤、施肥、栽培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手把手教我们。”在位于蓝田县的蓝城堡生态农场,农场负责人朱宗庆说,“去年,党老师在我们这儿一待就是10个月,解决了很多难题,给我们帮了大忙。最近,蔬菜进入采收期,有党老师的专业指导,我们心里更有底了。”
朱宗庆口中的“党老师”名叫党让齐,是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员。作为杨凌示范区高级农技师,70岁的党让齐依然奔走在农业生产一线,帮助农户掌握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搞农业不仅要能吃苦,还要爱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党让齐说。
完善职业资格评价、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打造一批具有一流水准、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中国农科新闻网、“小莉说农业”等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开设“杨凌农科”线上培训专栏,专家在线答疑解惑……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统筹多家培训机构,围绕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干部、种植养殖大户等群体,开展各类农技培训,把良种、良技、良法推广到农业生产一线。2024年,杨凌示范区累计开展各类农技培训478场次,培训农技人员4.6万人次。
今年,杨凌示范区将加快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杨凌)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系统化、链条化培训模式,进一步擦亮“杨凌农科”培训品牌,为全面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基础。记者 付玉玮 通讯员 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