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甘做燃烧的“小太阳” 探索课程在覆盖广度和价值深度的无限可能
来源:西电新闻网 2023-11-03 10:33
“好多同学说感觉我很有激情,像小太阳在燃烧他们,尤其好几个学生找我,说老师我特别想让你当导师,你好像太阳一样,我就喜欢这样的老师。”
“我也特别愿意做学生的小太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刘刚教授在谈到学生对自己的喜爱时,自豪地说道。
从一名中学生党员到高校学者的成长之路
1977年出生的刘刚,自幼成长、生活在广袤丰饶的渭北平原,受家乡三原浓厚学风的影响,自幼研习书法,勤奋学习不缀。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渐渐了解到渭北平原上习仲勋、刘志丹、贾拓夫等老一辈革命家们的伟大事迹,念兹在兹,心中也不断涌现着成为一名光荣共产党员的执著信念,终于在高考同年的一月,尚是中学生的刘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1996年高考后,刘刚顺利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凭借优异的成绩早早便获得保研名额,更是以一名本科生的身份得以跟随导师葛建华教授前往北京参与国家计委专项。
也是从这一刻起,刘刚的学术科研生涯已悄然开始。
随后,一路在通院从硕士到博士,从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到B3G仿真测试与评估平台、4G基带传输技术、5G上下行链路搭建及信道编码,可以说刘刚的科研历程就是一部中国近30年通信技术的发展史。想国家之所想,急国之所急,他先后参加了国家计委“十五”数字电视地面广播COFDM传输系统研制、国家863计划专项项目“Beyond 3G 空中接口技术仿真测试与评估平台研制”,主持面向IMT-A的新型基带共性处理技术、新一代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研究及验证、5G FBMC收发机及LDPC编译码器设计等多项科研项目,申请多项技术专利。
一门精品课程的最大广度和深度究竟在哪里
刘刚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多年来一直为本科生讲授《信息论基础》和《随机信号分析》两门核心课程。
春华秋实,大三是每一名学生日渐成熟、深入探索的黄金一年,在此关键阶段,这两门核心课程由教学与科研经验丰富的刘刚来讲授再合适不过。
从课程开山鼻祖陈太一院士到王育民教授,再到李晖教授,如今在刘刚这里已经传到了第四代。
从教20年间,在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讲授方式的同时,刘刚一直想将更多西电红色通信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像是半部电台起家的故事、西电在国内信息论领域的地位、陈太一院士、胡征教授开设讨论班及王育民教授带团队攻坚克难的事迹、李云松教授团队应用在嫦娥六号和嫦娥七号上的视频压缩技术、白宝明教授对信道编码的突出贡献……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初心与使命,刘刚多年来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认真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对专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除了专注进行线下授课外,刘刚本人和课程多年在网络也圈粉无数,“粉丝”圈早已走出西电校园,“走红”网络平台,随手打开中国大学MOOC(慕课)和Bilibili(哔哩哔哩)上刘刚的《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在线视频课程,4.8分的评分(满分5分)、50000+的课程学习者和评论区里满满的好评,无一不在彰显着授课老师和课程的“爆火”。
随着课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华为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了他,在获得授权后,将《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这门精品课程放到了华为ICT研究与算法分委员会的内部训练课程中去。
与此同时,刘刚受邀参加了教育部多项高校交流项目与计划。其中,他的信息论课程曾由全国100余位来自81所不同高校的老师全程在线观看随堂直播,并积极参与项目相关的教研活动。与哈工大老师合作的“考教分离”便由此而来。
翻转视角下的崭新空间
多年来,作为《信息论基础》课程负责人的刘刚,荣获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首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陕西第四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诸多奖项以及多项校级奖。
未来,刘刚认为要继续坚持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他说,“学生们面向浩如山海的名校课程,只有把课程真正做出特色,紧跟前沿案例、应用、交叉学科内容,让大家觉得有收获,才真正愿意听你的课。”
谈到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刘刚提到了翻转课堂上的课程思政内容,“学生怎么输出?你会发现现在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耳濡目染,根据老师经常会提到西电精神、热点新闻给到的启示,他们在做翻转课堂选题时也会去选现在社会关心的、正能量的选题,谈论我将来会从事什么工作之类的话题。”他认为学生能自主表达的课程思政是一种更高阶的课程思政。
谈起教学与科研的未来规划,刘刚说,“其实我现在主要的想法是尽可能的再扩大辐射面,争取能跟更多的高校互促发展。现在毕竟还是面向校内的,也都是自己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来做这些事,但是如果能跟兄弟院校们相互分享,共同进步,会更好一些。”太阳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大地,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公转般覆盖广度和自转般价值深度的循环中,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将会被探索发现。(实习记者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