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三秦志愿典型巡礼——西安有个“常妈妈”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08 08:08
8月5日,常向阳陪住在“心羽家园”的孩子们做游戏。
8月4日,西安交大二附院小儿内科病房。3岁半的藏族男孩小嘎玛紧紧抱着一位汉族“妈妈”,小脑袋靠在她肩头,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反复说着:“想常妈妈了……”
小嘎玛来自西藏林芝,因患肾恶性肿瘤,7月中旬转院至西安。异乡求医,吃住成了这个低保家庭最大的难题。医护人员和病友告诉他们:“去‘心羽家园’吧,去找那里的‘常妈妈’。”
“常妈妈”是谁?
穿过西大街安定门,拐进小巷,在一栋老旧居民楼顶层,“西安慈善心羽家园”的牌子并不起眼。推开门,却仿佛走进一个温暖的小家:200平方米的空间整洁明亮,上下铺排列整齐,厨房里飘着饭香,图书角堆满了儿童读物……这里是一个“不打烊的家”,8年间已为超过2500个像小嘎玛家一样从五湖四海奔赴西安求医的重病患儿家庭,撑起遮风挡雨的屋顶。
“这个月的营养补助领了没?娃结疗了更得仔细……”“心羽家园”创始人常向阳正仔细叮嘱患儿家长张磊。
张磊的孩子2年前确诊白血病,虽然没有住在“心羽家园”,但经常会从这里领到各种爱心物资。“去年冬天的羽绒服,今年‘六一’的望远镜,孩子病床上那个笑啊……”张磊说。
旁人常问常向阳,图个啥?
她心中却自有一份坚持。
故事得从8年前的那个夏夜说起。
2017年,在医院做志愿者的常向阳,遇见一位瘦小的老人蜷缩在走廊地上睡觉。老人的孙子患了白血病,高昂的治疗费让家庭不堪重负。“如果西安有个免费为你们提供吃住的地方,你愿意来吗?”常向阳试探着问。
“我看你年龄也不小,咋说胡话?人家躲我们都来不及。要真有,我这辈子也看不到了。”老人苦笑着摇头。
那声叹息,像针一样扎进常向阳心里。一个念头萌生了:要为这样的人们造一个家!“不为别的,就想让大家知道,西安有好人。”常向阳说。
不久,在与西安市儿童医院仅一街之隔的地方,“心羽家园”落地了。它的面积不大,却像一粒种子,倔强地扎进现实。
“心羽家园”成立第一天,常向阳就立下铁规:入住家庭凭困难证明,分文不收;其他确诊家庭凭诊断书,可免费领取米面油等物资。
起初,没人相信真有这好事。“质疑、白眼都受过,最难的时候一个人躲在楼道哭。”回忆当初,常向阳眼圈泛红。
住在这里的孩子大多患有血液肿瘤、胆道闭锁、脑瘫等重疾,最小的刚满月,最大的也不过14岁。最忙时,这里同时住着14个家庭。
作为“家长”,常向阳每天至少要忙碌15个小时。哪个孩子术后需要特殊护理,她手把手教家长;哪位家长情绪崩溃,她就是安静的倾听者。久了,医生也会建议困难病患家属“到马路对面找常姐”。
“常妈,看我给你新缝的包!”“常妈,来和我们搭乐高!”采访间隙,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围拢过来。
“这娃就黏她常妈,我们说话都没常妈管用。”肉肉的奶奶感慨。6岁的肉肉去年底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奶奶带她从延安来到这里,“常姐这里,是住处,更是依靠。”
榆林来的曹雪娇,孩子生病后一度深陷低谷。住进“心羽家园”后,她渐渐走出低谷,照顾孩子之余,主动承担起“心羽家园”的管理事项。“这里不光收留了我们,更把我从黑暗里拽了出来。”她熟练地登记着新入住家庭的信息,笑着说。
爱与坚持,无声传递。受助的人,也渐渐成了助人的光。
在这里,孩子们像兄弟姐妹般嬉闹玩耍,家长们则自发凝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有人主动为“全家”开伙,能打零工的下班后抢着分担家务。“心羽家园”还组织家长进社区做志愿服务。困境中的家庭在彼此扶持、各尽所能中,收获更大的力量。
这些年,“心羽家园”的故事口口相传,更多暖意循光而来——医生、幼师、辖区民警、高校志愿者、西汽雷锋车队以及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相继加入这个大家庭。
“治疗不能耽误孩子的教育。”常向阳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此,她在楼下另辟空间,开设“小白课堂”。
“月儿弯弯挂蓝天……”8月5日下午,“小白课堂”里,稚嫩整齐的朗读声准时响起。
“学前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识字、画画、唱儿歌。学龄孩子由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辅导,追赶课业进度。”常向阳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赵子娟是最早加入的志愿者之一。近3年的服务让她深有感触:“接触这里的孩子,比起‘给予’,更像是共同成长。”
家园还联动社会爱心资源,定期组织医患交流会、家长板凳会、心羽宝贝看西安等常态化公益活动,让病痛中的家庭也能感受生活的光亮。
“这是上个月带孩子们去科技馆。”“这是簪花活动。你看,孩子们换上唐装笑得多开心。”翻看手机相册,常向阳如数家珍。照片中,孩子们的眼眸清澈如水。
近日,常向阳入选全国“最美志愿者”。面对荣誉,她说:“这个家是大家齐心协力凑起来的,孩子们的希望是全社会共同托举的,我只做了很小一部分,感谢一路同行的所有人。”
“常姐,后天到西安进行二阶段治疗,申请入住。”“常姐,请留张床。”采访尾声,常向阳的手机不断收到消息。她面带微笑,一一回复“收到”。
夜色渐浓,“心羽家园”的灯牌如常亮起。这灯光告诉暗夜中前行的人们:有灯亮着,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