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的歌》作者程渤智为“长安十二时辰”写歌了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8-23 18:35

五一前夕,全国首个唐风市井文化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在西安开业,古城从此多了一个文化地标。近日,“长安十二时辰”的主题曲上线,娓娓动听的旋律,熟悉亲切的陕西方言,还有那朗朗上口的歌词,让人瞬间沉浸其中。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是因《西安人的歌》而走红于网络的程渤智,这首带着长安市井生活气息的国风音乐瞬间打动了很多人,更有思乡的游子在歌曲后面留言“想家了”。程渤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护城河边乘凉的盛夏,听着《长安时辰》,沿着历史的脉络,感受这座城市的心跳,那就是创作者最欣慰的事儿。”

6040bf174ea2e9f0e4386121e9481573.jpeg

陕西话版的唐诗宋词再加上旋律的融合,他做了与众不同的方言音乐

唐风市井文化街区“长安十二时辰”根据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打造,还原了书中的唐长安城的盛唐繁华和市井街区。

虽然“长安十二时辰”在书中是分秒必争,弥足珍贵,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故事发生,但在程渤智的歌声中,“长安十二时辰”每一个时辰则代表了现代长安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子时,星点点;丑时,月正圆;寅时,黎明之前还是要把梦做完;卯时,出潼关;辰时,吃早饭;巳时,早已不觉蜀道难;午时,金灿灿;未时,面一碗;申时,此去莫流连一曲肝肠断;酉时,日落山;戌时,酒一端;亥时,归来仍然是少年。”有诗有酒还有长安人最爱的那碗油泼面,如此接地气却包含诗意的生活,一幅长安人的生活画卷徐徐张开,让人流连。同传遍了大街小巷的《西安人的歌》一样,有意境,但也有诗意,还有生活。

程渤智告诉记者,写这首《长安时辰》起因是曼蒂广场“长安十二时辰”项目的创作邀约,“但我本身也一直想写一首纯正的中国风陕西话风格的歌曲。都说唐诗应当是用陕西话来朗诵才更加原汁原味,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创作动机。”歌曲中可以看到很多唐诗元素,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西北望长安”“朝辞白帝彩云间,芳草碧连天,黄贵稠酒来一碗”,诗意和生活被结合在了一起,程渤智说:“陕西话版的唐诗宋词再加上旋律的融合,我希望能突破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方言音乐,所以我自己想试试,从目前来说,反馈好像还不错。”

b578098d74a5eb84b0f08a51de73a758.jpeg

唤起了外地游子的思乡之意,而他说想作出有画面感的歌词

在《西安人的歌》中,有这样的歌词“看夕阳西下,就坐在护城河,怀里再抱上一本贾平凹的小说……”,这首《长安时辰》里也有灞柳边,曲池畔,还有黄贵稠酒,这些都是每一个陕西人熟悉的西安元素。程渤智说:“对于音乐的种类而言,我更愿意去学习很有画面感的歌词内容。《长安时辰》歌词里提及的所有场景物件地名,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我们西安人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我并不想在歌曲里加入一些遥不可及的事物,虽然是古风歌曲,但因为是写长安,西安又是一座古今结合的城市,所以其实放到现代来看也毫无违和感。”

《长安时辰》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歌曲,有网友在歌曲下面评论“想家了”,有网友评价“长相思,在长安”,还有人评价“太有味道了!这是属于咱们西安人的歌!”整首歌曲虽然是方言歌,但个别字句依然采用的是普通话的发音,比如“黄贵稠酒来上一碗”“粗茶淡饭保平安,事事从前慢”“万树梨花灯火夜未眠”,他解释说:“我本身写歌就并非一味地强调方言,就像‘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火车’两个字并非陕西话读音一样。我只是借助方言去谱写歌曲的旋律,方言不是绝对因素,当然如果这首歌能让外地观众更加了解陕西方言,我也是非常乐意的。”

3b32d66aba80d01dcba47daeda743378.jpeg

《西安人的歌》问世后,在网络上成为爆款,一时间,西安的大街小巷,甚至外地游客来西安拍的短视频也必须配上这首歌。那么《长安时辰》会不会也成为爆款呢?程渤智对此很淡然:“每一次创作出的作品都没有做过爆款的预期,作品的诞生之后都有自己的命运轨迹,作为我来说,只是将每一个作品做到自己满意,至于哪首能不能火,那是它自己‘命运’的安排。”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静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