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累月年不懈努力 体教融合终结硕果 古城校园举重队,省运会上创佳绩!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7-26 00:12
在近日落幕的省运会举重青少年组比赛中,有16名来自西安市第26中学太乙分校举重队的选手代表西安市参赛,最终,他们收获了5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用实际行动证明—— “以教为本、体教融合”的育才理念是校园体育、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执着奉献,“坚守者”有故事!
“省运会打完了,我刚把孩子们送上回家的车,难得给他们放几天假,过几天,还有在重庆举办的全国U系列青少年举重锦标赛等着他们呢。”带队在省运会上取得佳绩后,西安市第26中学太乙分校举重训练基地主任兼教练的蒋永忠并没给自己放假,身为古城举重项目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位“坚守者”,54岁的他笑称,“放个长假?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1984年夺得西安市举重少年赛金牌的蒋永忠一度入选过省队,但不期而至的伤病让他不得不遗憾地早早选择退役,“虽然自己离开了赛场,但我希望能为西安培养出更多举重苗子。”于是,他很自然地拿起了教鞭,“一开始在小学当教练,2005年来到当时还叫太乙路中学的这所学校,组建起了第一支校园举重队。”
在很多人的看来,举重项目并不适合青少年参与,“杠铃片会压得孩子不长个儿”成了不少家长反对组建校园举重队的理由。“当时确实费了不少心思给家长和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举重其实和别的运动项目一样,都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孩子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核心力量。事实证明,跟我练举重的好几个学生,长大后身高都超过了1米9,身体素质比同龄人强很多,他们有的被拳击队挑走了,有的改练了皮划艇。”逐渐打消了众人的顾虑后,校园举重队开始人丁兴旺,队员们在省市,甚至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奖牌,学校也连续十多年被西安市教育局、体育局评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
众人拾柴,打造“金钥匙”!
"举重金牌姐妹花" 为教练点赞。
夺冠后的队员,开心地与两位恩师(右一为蒋永忠)在一起。
“如今,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开启了全国范围内寻找潜力新人的模式。这次省运会上夺得男子丙组55公斤级金牌的匡成民,就是我从重庆挑来的,还有双双夺得金牌的刘萱、刘婷姐妹,也是在湖南郴州的乡村中发现的好苗子。”提起举重姐妹花的故事,蒋教练笑着讲述了起来。
“姐姐刘萱比妹妹大3岁,当初是我亲自把她带到西安来的,一直练得不错,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结果那次孩子放假回家后遇到了疫情,我只能通过视频督促姐姐每天在家训练。有一次,姐姐身边多了妹妹的身影,小家伙手举木棍练得像模像样,我就通过视频看了看妹妹的先天条件、测了下孩子立定跳远的成绩,觉得天赋不错,于是,就给她们的妈妈说,等疫情结束,让姐妹俩一起来西安练举重吧。”蒋永忠对事业的执着,成就了一段“姐妹花省运齐摘金”的体坛佳话。
蒋教练坦言,如今举重队的训练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吃得好,才能练得好、赛得好。
除了以刘俊博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外,校园举重的发展也离不开省、市、区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鼎力相助,“2014年,省、市体育局调拨体彩专项扶持资金,再加上碑林区相关部门的帮助,我们的举重训练基地得以建成,队员们的训练条件、食宿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而大明宫中学、西安市34中也相继组建了举重队,咱西安的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真正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据蒋永忠介绍,2020年6月西安市26中“名校+”教育联合体的出现,对太乙分校举重队的发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孩子们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不但能够安心训练,学业上也丝毫没有放松,今年的中考,我们的举重体育特长生里,有8人取得了优异成绩。”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中学举重队坚守了17年的蒋永忠笑称已经找到打造“金钥匙”的秘诀。“当然,手里有了‘金钥匙’,平时更要加倍努力,相信在我和助理教练王欢欢的引导督促下,我们的举重小将今后能为陕西省、西安市赢得更多荣誉!”蒋教练满怀信心地说道。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靳鹏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