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首场“西安好课堂 助力西安名校+”活动在高新二小精彩开启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5-16 16:34
在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下,如何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落实课程育人价值,引导着教育人共同思考、携手践行。作为西安教育的三大品牌之一,“西安好课堂”成为从市域实际岀发而建构并推动的一次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今年4月成功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双减”推广典型案例。
5月13日,2022年全市首场“西安好课堂 助力西安名校+”活动在高新二小精彩开启。整场活动通过线下观摩+线上直播的方式,以教学展示、观摩研讨、研修分享、专家指导的形式,凝练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挖掘课堂本真的育人价值,为2022年“西安好课堂 助力西安名校+”系列活动率先开局。
语文教室中,高新二小妙莹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一课,带领孩子们入文言之门,受先贤之教,读寓言故事,悟人生道理。高新二小张瑜娇老师引导学生“浸润式学习”,以读促教、以读代讲,使学生的整个身心沉浸在《芙蓉楼送辛渐》的氛围节律中,获得思想启迪,积累语言文字,提高审美情趣。紧接着,高新二小教科研中心刘亚妮主任结合新课标和两节古诗文教学,从细读、推敲、品读、整合、拓展、内化六个方面进行《从古诗文开始,爱上语文》的主题微研修,倡导古诗文教学要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让柔软的诗意抵达每个人的心底。
数学会场上,柯倩老师在《平移和旋转》一课中鼓励学生模仿钟表指针,用操作材料巧妙旋转箭头,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苗”,让学生在交流不同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概念的本质;吕晓英老师带来的《体积与容积》,从很难分辨大小的两种物体——土豆和红薯入手,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发明创造实验方法,尝试估计、计算、切块、称重、借水,真正做到敢说、敢辩、敢思、敢用。高新二小教导主任蔡小苗带来数学学科微研修分享《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施策略》,鼓励教师努力让每个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下午的艺术学科分会场,高新三十小汪小雨老师带来的二年级美术课《添画》,高新二小张甲艺老师展示的五年级音乐课《我是中国人》,是色彩与音符的美妙相遇,是静美与律动的巧妙碰撞。高新二小校长助理赵莉娜以《炫彩社团 多彩校园》为题,介绍了二小“名校+”社团建设实践与探索的多彩之路。
英语分会场,高新二小刘雨佳老师执教《weather》一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为学生创设语言的“梯架”和不同的情境。王禹老师执教的《story time》带领孩子们畅游在英语的海洋里,通过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思维的碰撞,让孩子们的英语思辩能力得到充分训练。以姚海霞老师梳理总结的《思维与智慧共生 情趣与能力并行》报告为蓝本,陈巧忠老师介绍了二小英语组在课堂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成效,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培养思维习惯,构建整体知识网络。
在高新二十八小的分会场上,高新二小孟祥平老师在一年级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小青蛙找家”,通过有趣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高新七小王欣老师的心理课堂《困难我不怕》通过搭建纸牌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战胜困难。高新二十八小吴悠老师带领二年级学生探秘磁铁的四个“本领”,体验科学课堂的探究乐趣。
每场教学观摩之后,省、市、区教研专家分别从学科特点出发进行了现场点评,专家们深入浅出指导实践,思路新颖,金句频出,充分肯定了高新二小“名校+”的课堂质量水准,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方案,鼓励老师们努力打造出更多、更优的好课堂。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