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三位陕西体坛名宿40年后古城再聚首 都曾身穿12号战袍为国出征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5-12 16:28

5bdab8340b319cf5fa9b8b9a44d65853.jpeg

李建新(中)、王立彬(右)和王宝山时隔多年再度相聚。

2022年5月12日,看似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不过,这一天恰巧还是农历虎年的4月12日,而在这“双12”到来前夕,三位曾经入选过中国男排、中国男篮、中国男足且都在国家队身披12号战袍征战沙场的陕西体坛名宿李建新、王立彬、王宝山,在时隔40年后再度在古城聚首,五个“12”的相逢也让体育迷们不禁对陕西体育,特别是“三大球”曾经拥有的辉煌重新审视、追忆一番。

身披彩凤双飞翼!  他们是陕西“三大球”辉煌的缔造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的契机,新中国体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全新局面,深受群众喜爱的足、篮、排“三大球”项目更是一马当先,在“三从一大”精神的指引下率先取得突破,并涌现出一大批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意志品质顽强的优秀球员,这其中,就包括三位在国家队中皆身披12号战袍的陕西籍名将。

ba010ff0d7c5131d66e07ffcdd24a93f.png

中国男排曾经是世界排坛的一支劲旅。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陕西男排创造出了令国内排坛瞩目的“空中移位扣球”新技术,他们把它叫作“飘”。中国男排很快学习、运用并发展了这种新技术,把它有机地组合在原有的战术体系之中,取名为“飞”。其后又发展了“前飞”、“背飞”、“后飞”等新打法,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拉三”、“拉四”等绝招。 1971年入选陕西男排的李建新尽管身高只有1米83,但凭借1米90的臂展和3米50的惊人弹跳摸高成绩,成为了全新技战术的最佳执行者,不但为自己赢得了排坛“小巨人”、“空中白鹿”的称号,也顺理成章地于1975年以主攻手的身份入选了中国男排。

9a80ee7bc5fde564aa00b05c1b4cabe2.jpeg

李建新(后排右四)和汪嘉伟(前排右一)都是中国男排辉煌时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李建新祖籍山东,从小在陕西长大,他身高1.83米,在巨人林立的排球界,这属于矮个子。但李建新的摸高达到3.50米,他的臂展有1.90米,“这两个优势帮了我大忙。”李建新笑称。1971年,李建新进入陕西男排,他与队友协同努力,使陕西男排在1974年冲甲成功,并且在1975年的全运会上夺得第七,当时全国有30多支男排队伍,这个成绩对于体育运动相对落后的陕西体育已相当不俗。当年李建新以主攻手的身份入选中国男排。1977年的男排世界杯上,李建新的“后飞”(从后排起跳冲飞到网前进攻)打法令人过目难忘,而1981年与冠军级强队前苏联男排的一场关键战役中,他在网上纵横驰骋,给对手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建新也因为在两届世界杯、两届世锦赛的征战中的优异表现成为了无数球迷的偶像。

df3fb26f1a71171f3a76e165318cc240.jpeg

与李建新相比,1963年出生的王立彬同样拥有过耀眼无比的“偶像光环”。13岁身高就达到1米88的他少年时便展露出了过人的篮球天赋,不到18岁,就相继入选了省队、国青队和国家队。从1980年代表国青队夺得亚青赛冠军,到1983年率领中国男篮夺得亚锦赛冠军并当选MVP,这位赛场上身披12号战袍的大个子凭借稳定的投篮、多变的球风和极具辨识度的篮下封盖能力成为了男篮国字号队伍的内线绝对主力。

41d07b16fd27fc2837ed781c921b8928.jpeg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隔多年重返奥运大家庭,身高2米02的王立彬光荣地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奥运会开幕式旗手,这位“亚洲第一中锋”后来回忆道:“开幕式前一天,抓紧时间去理了个发,一定要以最佳精神面貌手举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那是我的责任!”他坦言,那次光荣的经历始终激励着自己不断奋发进取、迎难而上。洛杉矶奥运会男篮比赛中,王立彬展现了自己的强大实力。在中国队85:83险胜法国队的比赛中,他贡献了26分14个篮板;排位赛76:73战胜埃及队的比赛中,他又拿到21分。全部7场奥运比赛,王立彬场均14.6分、4.9个篮板和2.4次助攻。不仅帮助中国男篮获得奥运会第十名的成绩,也令大洋彼岸的NBA球队向他发来了试训邀请,只不过他婉言谢绝了邀请,与 NBA 擦肩而过。

f6c84386bff0974a6c842e3713c09ee6.jpeg

王宝山(前排左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男足有名的"快马"。

就在王立彬入选中国男篮五年之后,中国男足的阵容中也终于出现了一位身披12号战袍的陕西球员的身影,他就是同样出生于1963年的王宝山。至今仍有很多陕西球迷都以为,王宝山是第一位陕西国脚,但其实在他之前,他的省队队友夏永伟就曾短暂入选过国家队,只可惜由于伤病没能站稳脚跟。相比之下,王宝山更为幸运,1986年7月19日,一场国足与陕西队的对抗赛在西安上演,代表陕西队出战的王宝山在那场比赛中有着抢眼的表现,而身为乙级队是陕足也以1:0力克高丰文挂帅的国足。那一战过后不久,王宝山就收到了来自国家体委的征调令。

75a21bc5fda47ece2b81a44ea1994ce6.jpeg

王宝山浴血拼杀的镜头令无数中国球迷动容。

在国家队,王宝山开始打替补,大放异彩是在1988年11月的卡塔尔亚洲杯上,由于柳海光留洋无法参赛,都拥有过人速度和高超盘带技巧的王宝山与马林搭档,帮助中国队在小组赛中击败叙利亚、巴林,逼平科威特、不敌沙特,凭借2胜1平1负的战绩昂首晋级四强。半决赛对阵韩国队,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直到第85分钟,中国队打出精彩配合,当时拼到挂彩的王宝山头缠绷带将皮球顶入空门的镜头令无数中国球迷为之动容,只可惜当值主裁竟然判罚中国队进攻犯规在先,进球无效。最终,中国队在加时赛中以1 :2输了球,获得了那届亚洲杯的第四名。尽管时任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事后承认,王宝山的进球被吹掉,是一次明显误判,但结果已无法改变,而王宝山和队友们浴血奋战的场景则成为国足值得称道的“高光时刻”。

49d840449ef370a0916ad1a91b2fe15e.jpeg

俯首甘为孺子牛 !

他们还在为陕西体育贡献力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年赛场上的激情、汗水如今早已化为了老友重聚时欢笑和抚今追昔。5月10日晚,在老大哥李建新的召集下,三位先后入选国字号球队且为中国体育做出过贡献的陕西名将,以及他们当年在省队的队友们欢聚一堂,除了追忆往日的峥嵘岁月外,他们也都表达了继续为陕西体育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同时,也共同祝愿家乡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再迎辉煌。

f0648033b7847a655ebb74c972646312.png

李建新(中)曾跨界到足球圈任职业俱乐部高管。(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摄)

fe2939d013d215328ba75b71a4c183f1.jpeg

十四运会备战期,李建新为陕西排球的后辈们加油鼓劲。

1982年退役后,当年的排坛“小巨人”李建新进入高校学习深造,还涉足过多个行业。1997年,跨界到足球领域的他担任了八一男足领队兼八一男足俱乐部总经理助理,1999年成为北京八一西山足球训练基地主任。马元安时代的铿锵玫瑰、沈祥福时代的国青队和国奥队,都曾长期在西山基地集训,这使得李建新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足球。2006年,他还回到家乡,出任过一段时间西安浐灞俱乐部副总的职务。如今,在西安一家企业里做管理工作的李建新虽已淡出排球圈多年,但当家乡的排球事业重新起步需要他出力献策时,他还是会挺身而出。去年夏天,陕西青年男排出战十四运会之前,李建新就冒着酷暑到训练馆里为后辈们加油鼓劲,希望年轻队员们能够继承陕西老男排全力拼搏、敢打硬仗的精神,在全运赛场上敢于力争佳绩。

dcec68a1370a4471f2eb5bf62bd99ea9.jpeg

王立彬曾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74455cadf2d64df4df533e914642618.jpeg

如今仍在为陕西篮球发展奔忙着的王立彬。

1988年离开国家男篮后,王立彬还打过职业比赛、做过篮球评论员,2004年,他返回阔别15年的家乡,拿起了陕西东盛男篮的教鞭,执教三个赛季之后,王立彬于2007年出任西北工业大学男篮主教练并被聘为该校教授,2008年,他带领西工大男篮打进当年CUBA联赛四强。2015年,陕西省篮球协会代表大会在西安举行,王立彬当选为新一届陕西省篮球协会主席。两年之后,王立彬在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届中国篮协副主席。近几年来,陕西省的篮球事业在以王立彬为首的有识之士的带领下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陕西省篮协在把青少年培训以及民间各类比赛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在弘扬体育精神、传承篮球文化、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颇有建树,陕西篮球正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快速发展的正确道路上飞驰前行。

4604f845fba72b0d4988e8a81df6ff02.jpeg

球员生涯后期也曾前往日本联赛效力的王宝山1993年最后一次代表陕西队参加了全运会,1995年从佛山队退役后,王宝山就在当地拿起教鞭开启了自己的教练生涯。此后,云南、深圳、成都、重庆、江苏、北京、河南、天津等地的俱乐部,都留下过他执教的身影,此外,他也执教过国字号球队。如今,王宝山成为了陕西长安竞技队主帅,他也圆了自己执教家乡球队的梦。在5月10日的老友聚会中,李建新、王立彬等人纷纷送上祝福,希望王宝山能率领陕足在今年的中甲联赛中取得佳绩,而陕西体育、陕西“三大球”的发展,也在三位当年国字号球队12号球员的欢聚中,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们都商量好了,今后一定加强交流、互相携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争取为咱们陕西‘三大球’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王立彬笑着说道。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靳鹏 图/除署名外均由陕西省篮球协会提供

2d4aa0754e0c33f65d9a3a8cd8c75eb8.jpeg

5d6353d894aa21069055eda0fff3dc0f.jpeg

揭秘!他们究竟为啥都穿“12号”?

在中国“三大球”的发展历史上,三位来自陕西的“12号球员”都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2022年5月12日到来之际,李建新、王立彬和王宝山再度聚首,三位功勋老将在抚今追昔间道出了他们与“12号”球衣的不解情缘。

d250c180edd63f54d1756c01d88337c8.jpeg

李建新曾是日本排球迷追捧的体坛明星。

作为三人中最早入选国家队的李建新坦言:“我们做球员的时候,球员号码都是教练指定的,往往是按照入队的先后、场上的位置和球队位置的空缺来决定,基本上队员没有按照自己喜好挑选号码的权力和自由。”1975年入选国家队后,教练就把12号队伍交给了李建新,“说实话,和背后的号码相比,我更看重胸前的国徽和‘中国’二字,能够代表中国队征战国际赛场,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必须好好珍惜!”李建新说到做到,他用自己刻苦的训练和赛场上优异的表现,让中国男排的“12号”球衣成为了象征男排辉煌的符号之一,也让陕西“三大球”第一次出现了令全国,乃至日本、韩国球迷争相追捧的偶像级明星球员。

3e64b826b90d368d54494ac15cad3ce6.jpeg

王立彬(右一)与恩师钱澄海(右二)感情深厚。

7baebeaf59f32e61a56809560a7f9169.jpeg

王立彬的国家队战袍保留至今。

“我进中国男篮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当时恩师钱澄海指导把12号球衣交给我,他告诉我,他自己当年为国效力时穿的是11号,他希望我能为国家队做出更多贡献、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可以说,这个12号球衣,也寄托着恩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和热切期望……”言及此处,回忆起已经仙逝的恩师钱澄海当年对自己的言传身教,王立彬的眼眶不免有些湿润。他接着说道:“另外,当时国家队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偏小的号码一般都是分给外线球员,上世纪50年代不是有部电影《女篮5号》吗?里面的主角就是打后卫的。所以,像我这样高大的内线球员,肯定要背大号码,另外,之前穿12号的那位国手离开了国家队,所以,我就顺理成章地穿上了12号球衣。”

那么,王宝山为何也成为了国足的12号球员呢?原来,尽管这位陕西名将当年是被国足主帅高丰文挑选进国家队的,但其实早在高丰文之前,中国足坛名宿年维泗就已经通过全运会等国内比赛相中了王宝山,而等到这位陕西“快马”1986年正式入选国家队之后,12号球衣便交到了王宝山手中,“咱们现在不是都喜欢把支持一支球队的球迷称作‘第12人’吗?有些球队还把超大号的12号球衣在看台上举起来,表达对球队的忠诚和喜爱。我觉得当时教练给我12号,也是希望我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球队,成为球队的基石之一,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号码!”王宝山笑着介绍道。

2022年5月12日恰逢农历虎年的4月12日,三名曾经身披国家队12号战袍的陕西体坛名宿再度握手言欢,凑足了五个“12”。“我们都希望有更多球迷关注陕西体育、陕西‘三大球’的发展,成为陕西长安竞技队以及其他竞技运动队的坚强后盾、看台上的最佳‘第12人’!也希望能有更多陕西优秀选手入选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为三秦父老赢得新荣誉!”老大哥李建新动情地说道。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靳鹏 图/受访者提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