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这群地铁“医生”专为机电设备把脉问诊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4-30 17:02
地铁车轮转动的日子里,有一群人,他们不分昼夜与机电设备为伴,他们常常为了一颗螺丝“锱铢必较”,他们不在乘客的视野之中,而是活跃在忙碌的“检修阵地”……4月30日,记者跟随机电检修工作者的脚步,走入大雁塔地铁站设备层与综合控制室,从各个设施上小小螺钉到地铁通风与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逐一仔细巡查,为“五一”假期市民出行保驾护航。
陈鹏今年38岁,读冶金工程专业的他,毕业后成为一名地铁机电工程师,白天要检查地铁设备,夜晚则进入地铁轨道穿梭,进行照明、水泵等的检查工作。爱琢磨、爱实践,15年的历练让他从业务“小白”蜕变成了西安地铁运营一中心机电一部的技术“总管”,肩负着地铁大雁塔站至延平门站区域内所有机电设备的检修重任。
10时许,陈鹏带领着部门员工从地铁通道入口开始,严格监测通风口、屏蔽门、电扶梯、低压配电及照明、给排水及消防、综合监控及防灾报警等设备与系统运行情况,为大雁塔站10余个关键设备房所属设备把脉问诊,每一个角落、每一台机电设备运行参数需细致核对。
记者看到,这群地铁“医生”们在每个车站要完成20余种300多套设备的检测,60余处通风系统的消杀。同时,针对季节更迭的特点,他们还对制冷设备、防汛重点设备进行了专项的检查,确保每台设备均处于最佳状态…一整套流程走完,常常是“灰头土脸”,像这样日巡四五站、蹲起数百次、步行两万步,对于机电检修工作者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西安地铁运营至今已有11年,而车站与列车涉及到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它们是维系地铁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分不同系统制定相应的检修规程,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开展设备巡检以及维护保养工作。”陈鹏一边查看自动灭火系统一边说道,除了白天的巡检与监测外,一般在晚23:30至次日4:00停运这段“天窗期”,他们还要再进行一次更为精细化的夜检,主要为地铁列车和车站的设备进行“体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建设“节约型地铁”,推进地铁运营达到节支降耗的目的。陈鹏运用所学知识与日常积累的经验,牵头对地铁车站及场段进行LED改造工作,换掉了老旧且能耗高的日光灯,实现年节约能耗约312万度。同时,发挥“创新工作室”优势,经过与厂家人员的反复请教和同事们的慎密研讨,这群地铁“医生”用巧手修复了疑难故障设备931件,节约运营成本64万余元,还发明制作浮球开关拆卸工具。
“我们创新工作室开展了很多项目,比如开发了智慧机电故障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电子交接班、故障现场GPS签到、设备运行参数、操作方法等在线查询,切实做到故障闭环管理。”陈鹏自豪地介绍道,针对大客流换乘车站扶梯长期满负荷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创新性加装监测传感器,实现了扶梯运行状态全面监测预警与健康状态评估分析,让市民搭乘地铁出行更安全。
像陈鹏一样,还有不少地铁青年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涉及多个专业工种,机电、轨道、供电、通信、信号……地铁车站内、隧道里,每天列车停运后,都能看到各专业的工作者开始忙碌,每逢检修季与节假日,人还会更多。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沛然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