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煤炭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探访陕煤榆林化学建设的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13 07:58

4f330962c0a0bfa8de9d8bb8568c02ee.jpeg

9月12日,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一阶段工程气化装置基础施工正在进行。 记者 王晨曦摄

9月12日,记者走进榆林市榆神工业区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建设现场,只见施工机械轰鸣,塔吊挥舞“长臂”,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有序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由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榆林化学”)建设,是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肩负着推动煤炭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使命。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系列项目已完工投产,二期工程于去年9月26日开工。”在项目二期一阶段工程气化装置施工现场,陕煤榆林化学总经理段立波介绍,“截至目前,二期工程27个基础设计已交付26个,长周期设备采购基本完成,全厂土方强夯已完成,主要装置土建工程已全面开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千亿级煤化工产业集群。”

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何以落地榆林?

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2024年原煤产量达6.24亿吨,支撑着全国能源供应稳定。早在2019年,榆林就开启了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在能源转型探索方面进行科学布局。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顺势落地榆林。

这一项目如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陕煤榆林化学以煤炭分质利用技术为核心,采用源头减碳、中间降碳、末端固碳方式,通过煤制烯烃、煤制芳烃两条路径,布局四大领域45种产品,进而打造形成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一体化产业链。

“简单来说,我们先将原料煤炭处理为热解煤气、馏分油等初级产品,通过进一步加工,生产出乙二醇、烯烃等大宗平台产品,再延伸打造出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材料等重点产品。”陕煤榆林化学副总经理郑宝祥介绍,项目将煤炭“吃干榨净”,就地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二期工程预计每年还能减少碳排放931万吨。

目前,已完工的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一期系列项目创下多个行业纪录——

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全球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达产达效用时最短,从开工到满负荷运行仅29个月,连续稳定运行超1060天,以全国1/5的产能贡献了1/3的产量;

120万吨/年粉煤热解项目建成世界首套单系列百万吨级装置,焦油收率领先行业2倍,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纳入国家煤炭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50万吨/年DMC项目是国内最大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也是榆林化学进军锂电池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布局,一期提前62天投产,实现了“当年投料、当年超产、连续盈利”目标;

……

多个示范项目成功落地、达产达效,对榆林布局上下游一体化煤炭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的项目紧邻小保当、曹家滩煤矿,上游的原料煤和燃料煤成本低。同时,我们生产的三烯、三苯等基础化工原料又能降低下游企业投资强度,从而吸引高端材料产业向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聚集。”陕煤榆林化学生产部经理姜泊介绍。

目前,正在建设的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1760亿元,是生态环境部成立以来一次性批复的最大单体化工项目,为陕西打造现代能源万亿级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榆林乃至整个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新能源、包装、纺织、汽车等领域提供高品质化工产品。项目产品还能替代部分石油化工产品,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战略支撑。”段立波表示,“我们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属地能源基础优势,加强科研攻关,进一步提升煤炭转化经济效益,推动煤化工产业实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艾凤凤)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