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电影《革命者》看点揭秘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6-27 20:44

由中宣部电影局主抓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影片《革命者》于6月26日-27日,在全国北京、广州、深圳、上海、西安等22所城市开启限量超前党员主题观影。

d2c8cf35ffe9b4bf9cc36dada91ed8d0.jpeg

d2b52d5ea7e454cac649e2a53876b54a.jpeg

看点一 首度聚焦“李大钊”热血革命征途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以其深邃的历史眼光、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作为首部聚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的主旋律影片,《革命者》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准则,在注重呈现李大钊作为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形象的同时,更力求刻画出他作为文人的诗韵风骨、作为知己战友的热血青春、作为人夫人父的柔软温情,借助电影镜头为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注入更具烟火气,更有人情味的银幕灵魂:既有游行队伍前的慷慨激昂、狱中的坦然从容、绞刑架下的英勇赴义,也有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早餐铺子的谈天说地、大众澡堂的与民同乐……革命者不只活在文献史料里,更活在一粒一粟、一血一泪当中。

看点二 张颂文从“形似”到”神似”

电影《革命者》在前期筹备、剧本创作、史料调研等各环节深耕细作,深入李大钊故乡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采访采风,向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反复请教,力求逼真立体地刻画李大钊的革命形象。演员方面,电影经过层层反复筛选,综合李大钊的个人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品格,最终敲定了由演员张颂文出演“李大钊”一角。作为拥有数十年表演经历的宝藏级实力演员,张颂文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西小河的夏天》、《隐秘的角落》等作品中奉献出了许多足以载入表演教科书级别的光影瞬间,在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中收获了超高口碑。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张颂文仔细研读李大钊过往文章,领悟李大钊的精神世界,力求在外部形象、动作神态、内在灵魂上还原一个鲜活立体的李大钊。“课本里读过的每一段历史,可能都是书中人真实的一生”,献礼片《革命者》不只是李大钊一人的革命足迹,更是同时代万千仁人志士的革命征程。

看点三 非线性创新铭刻1912-1927高光瞬间

作为弘扬革命精神、讲述革命故事的主旋律题材影片,电影《革命者》大胆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以李大钊执行绞刑前的最后38小时为主线,在1912-1927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选取了不同革命阶段的数个高光时刻。1919年的《北京市民宣言》、1924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的“五卅”大罢工、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1927年4月28日的英勇就义……这些意义深远的历史瞬间从沉睡近百年的文献资料中苏醒,铭刻下李大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踏上革命征途的珍贵足迹,让观众跟随镜头亲身感受那个动荡却又热血激昂的时代,体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赤诚之心。在非线性的同时,电影《革命者》还创新性地使用了多个主观视角并联的结构。影片核心聚焦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者——李大钊,但不止局限于对其的单一视角书写,而是围绕李大钊的生平踪迹延展开来,从与他有过不同交集的数位人物入手,以出身不同阶层、持有不同理念、身处不同群体的多层次视角,来对李大钊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立体、鲜活、多样、全面地解读。

看点四 “资深+新锐”金牌班底高审美加持

电影《革命者》由知名导演管虎担任监制,青年导演徐展雄执导,梁静作为总制片人,在筹备、拍摄、后期制作的全阶段过程中,以“资深+新锐”的超强组合阵容,构筑起金牌制作班底,全程为影片视听审美保驾护航。美术指导霍廷霄三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两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在《霸王别姬》、《英雄》、《十面埋伏》、《唐山大地震》等经典华语影片中,为海内外万千影迷奉上了众多美轮美奂的银幕画卷。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科班出身的摄影指导高伟喆,曾担任《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篇)等多部影片摄影指导,凭借独到的审美观念,给一众重大题材影片,注入了更加多元化、更具突破性和新锐感的影像风格。第六代导演作品御用剪辑执导、金马最佳剪辑奖得主杨红雨,不仅操刀《爱情麻辣烫》《洗澡》《十七岁单车》等口碑佳作,还参与了《赤壁》《催眠大师》《记忆大师》等诸多商业大片,涉猎类型之多、题材之广,以特有的节奏感赋予叙事别样的看点。(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曾世湘)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