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开始打造西北地区首家青旅 如今整装再出发 书院老王:城墙脚下的青旅人生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4-08 16:13
二〇一九年,书院青旅迎接外国客人。(受访者 供图)
书院青旅内古香古色的院落。(受访者 供图)
如果你是背包客,书院青旅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你来西安旅游的住宿清单上;如果你是文青,常常出没于古城文艺范儿的大街小巷,你大概会熟悉这家古香古色的青年旅舍。
从2000年开店迎客至今已有超20年的历史,在古都西安的城墙脚下迎来送往着各地的背包客,在这处隐秘的角落,它先后接待了来自全球各地超过40万人次的背包客,举办过7000场左右的文化活动和城市社交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城市情怀落脚点。
在书院青旅的经典照片里,它有着古典的院落和长势喜人的爬山虎,拥有各种英文标识攻略和舒适客房的“硬实力”,也扛得起中英文双语交流、分分钟了解顾客需求的服务“软实力”。它的创始人和经营者是王琛,江湖人称书院老王,他有一段20余年城墙脚下开旅店的故事讲给你听。
书院老王在城墙根儿下
“年轻时,我信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西安人王琛是旅游管理专业出身,上个世纪末在西安顶级五星级酒店磨炼,深谙管理之道。在旅行社带过团,做过越野自驾游和旅行定制;也跟随过凤凰卫视进行千禧之旅,在丝绸之路上独自行走,他这一路经历了坎坷泥泞、曲折离奇,也看尽了壮美河山,收获满满。
“也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旅行,让我结识了很多挚友,获得启发。若是能让那些对旅行异常执着的背包客、让那些热情真诚的驴友感受到古都西安的千年风韵,也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实践。”这一刻王琛的旅行梦照进了现实,2000年西北地区第一家青年旅舍——书院青旅,在城墙根儿下落了脚。
宾至如归的相聚体验
在书院青旅院中的信息墙上,贴满了各种不容错过的讯息,有中英双语标注的西安最详细小吃名店地址、电话和旅游必去的景点;有一张手绘的中国火车票英文实用指南;也有来自世界各地背包客的涂鸦、祝福和美好愿望……这些看似随意点缀的老照片、老信笺,无形之中唤起了太多人关于这座城市的回忆。
走进书院青旅,王琛向记者逐一展示这家旅舍逾20年的珍贵记忆。
这套意式浓缩咖啡机购置于2000年,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精心的维护如今依然能产出香浓的咖啡;这台20年前的意大利进口披萨炉已与古香古色的院落融为一体,它烤出来的披萨曾是那些外国背包客身处异乡时品尝“妈妈味”的快捷方式。王琛说,这些年的种种努力都是在探寻如何更好地让客人宾至如归,有家的感觉。
温暖的房间、可口的饭菜,以及周到的旅行指南服务,还有只要你想就会遇到的朋友。青年旅舍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空间”,特有的装修风格区别于普通旅馆,形成自己的文艺腔调,这里的公共区域打破了普通旅馆的私密隔阂,人们可以敞开交流,聊旅行、唱歌、电影、沙龙,成为旅行的重要部分。
“这幅画来自瑞典的Eric,8年前他将手绘图贴在这里,5年前他的朋友又来这里,找到Eric的画并在上面添砖加瓦;这条留言是意大利的Timoteo和加拿大的Colin共同书写,在书院青旅的日子里他们总是结伴而行;而这幅照片的主角是一位日本客人,他在店里住了半年,每日都会手握扫帚打扫庭院,自我修行。”每一家青旅都有着满满的回忆和故事,甚至当你时隔多年再次回到这里依然能找到当初留下的字迹,一些有了历史却依旧有味道的物件。
满墙荣誉等待故人归来
站在书院青旅的庭院中,王琛回忆:受疫情影响,书院青旅的背包客少了。此前,这些背包客中有九成是外国客人,除了外在的装饰,王琛也在以自己的理解传播着中国文化,同时也向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汲取别具风情的异域文化。
书院青旅延续了十几年的“包饺子趴”备受客人欢迎。此外,在书院青旅还有“太极团”“骑行团”“花式白酒趴”“毛笔字趴”……这些活动让中外背包客在异乡深入理解了什么叫不虚此行。
王琛是西安首位青年旅舍经营者,没有任何参照学习的对象,只能自己摸索。凭借着一份情怀和一种执着,书院青旅多次获得《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 hostelworld(全球最大的旅舍预定平台),中国第一及亚洲第一的荣誉。曾也获得hostelworld世界排名月度第四,年度第七的最好成绩。但王琛并不满足于此,在外国背包客身上学到的美食制作技能又使他在西安开创了“啪啪派”西餐和“小叨会”跨界分享平台。
深受欢迎的“小叨会”自2016年创办以来,举办了将近50场,每月不定期在青旅内邀请不同行业的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这里有51天走遍中国操着一口陕普的土耳其小伙的故事,有酷爱cosplay的15岁少女,有画过西安美食地图的诗人,也有保加利亚的外交官……2021年4月15日,“小叨会”的主讲人是载誉归来的海归,将分享他的创业经验。
“参与‘小叨会’,看着他们举手投足、谈天论地,就好像走遍了世界各地。千百年来,不语的城墙默默守护着住在这里的人,而紧靠着城墙的书院青旅,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坚守,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王琛说。
“很多人第一年来我这里,是客人,第二次再来就是朋友。逾‘20岁’的书院青旅,一砖一瓦都是故事和回忆。2021年下半年,老青旅的合同将到期,由于一些原因不能续约。在此也邀请曾经的背包客再次回来,免费住宿一晚。”开业至今,房屋未变,地址未变,他一直守着南城墙根,等着故人归来。
让背包客在海外住到中国客栈
如今,书院青旅已成长为西安国际文化交流的聚集地。虽然,书院青旅仅剩半年的营业期,但它的故事还会在别处继续。2005年,王琛经营的另一家旅舍汉唐驿青旅成立,是书院青旅的传承。“这些年间,汉唐驿与书院一样也收获了满满的荣誉,秉承打造城市文化聚集地的理念,提供古都西安城市特色的开放空间,不仅对住店客人开放,更是城市年轻人、都市精英、国际友人和文化名人的文化聚集地。”王琛说。
“从0开始,逾20年的发展让我们有了一定积淀。下一步,我将整装再出发,在日本京都、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开设‘汉唐驿’青年旅社品牌,在海外推广汉唐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让中国的背包客在国外也能住自己的客栈。”王琛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想象,两年后,在泰晤士河旁的某一个街巷中,一位中国的背包客可以吃到豆浆油条,看一份中文手绘游玩指南,这处汉唐风格的下榻之地,能帮助那些青年获得独在异乡难得的那份安全感和一手的旅游信息。(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