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装台》“高老板”原型殷志发:愿为秦腔尽力所能及之力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12-27 20:44

3226c5d20334c87526743889910212cc.jpeg

西部网讯(记者 贺桐)电视剧《装台》虽已“落幕”,秦腔的舞台还在继续,相关话题、评论可谓余音绕梁、令人颇多不舍,这也勾起了董博对往事的回忆,“《装台》里‘二代’的父亲‘高老板’,不正是我的前东家么。”

22474537c912f77fdff5ccc1449e8fec.jpeg

2002年,陕西中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志发捐助人民币100万元,后又相继追加23万元,举办陕西省“中城之星”秦腔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而董博作为展演月活动的总协调,在秦腔团隔壁的唐人酒店的组委会住了整整两个月。

ae56f7ee4b6530a922abfcbf8004ef81.jpeg

“电视剧《装台》里的那些场景,都实实在在的发生身边。”董博回忆说,当时的演出都安排在省戏曲研究院的排演场,“不光是没有暖气、没有好的布景,就连观众席的三合板座位,都怕领导起身后裤子被挂烂。”

a1c9dcdf2dc360722bd35251f90c75bd.jpeg

“当时是秦腔研究会的人找上门来,看能不能赞助一下秦腔活动,当时没有什么其他考虑,就是单纯出于对秦腔的热爱,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一拍即合。”年逾古稀的殷志发,依旧精神矍铄,谈起秦腔来,更是打开了话匣子,讲述他与秦腔的那一段不解之缘。

d498758b148f33db78457caa1433baf0.jpeg

殷志发祖籍乾县,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父亲在年纪很小时候,就进了当地剧团,演了一辈子戏,在咸阳地区也小有影响,1958年就曾进京演出。“那个时候剧团成天拉着演出道具到处跑,我对装台的那个场景印象很深。”与《装台》剧中高老板不同,殷志发从小就与剧团打交道,对秦腔怀有深厚的感情。

cefcd124e8df2a7c2842bbe24b35b4a9.jpeg

“当时还没有非遗的概念,对秦腔的保护与传承,在经费等各方面远比不上如今,我们搞这个活动,公司才成立刚刚两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这笔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殷志发说,“正是因为从小和秦腔打交道,从骨子里热爱秦腔,才能有这样的决心,去帮助秦腔的发展。”

8bb1efa077f98706f8ea860e7033fd58.jpeg

秦腔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邀请了省内外多家剧团参与演出,整整持续了48天,每天都有本戏演出不重样,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时至今日,如此大规模的秦腔展演活动也并不常见。

7f6051cf7cd7ef4e708e6aa0064b8619.jpeg

18年多过去了,殷志发对秦腔和文化事业的关心未曾衰减,他仍与诸多秦腔艺术家仍保持着联系。殷志发说,他最喜欢是《锁麟囊》,讲述了一个世事无定,祸福难料,好人终将有好报的故事。“如果有需要,我还愿意为秦腔发展尽力所能及之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