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西工大人荣获第14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重要奖项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11-18 23:23
11月18日,由航空工业主办,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12位个人和团队分别获得了“大国工匠奖”、“飞行精英奖”、“英雄无畏奖”、“技术先锋奖”、“领导卓越奖”、“携手合作奖”、“终身奉献奖”等。记者获悉,在所有获奖个人中,西工大人就有6位。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获“领导卓越奖”。
此次获“大国工匠奖”的曹彦生,201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航天复杂产品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工作。荣获“全国技术能手”、 “首都劳动奖章”、科工集团“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金牌教练”等多项荣誉称号。
此次荣获“技术先锋奖”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于1989—1990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主要从事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工作,参加多次火箭发射任务,并在任务期间担任测试发射总指挥员。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并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斩获“技术先锋奖”的邓景辉,是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现任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1986年,他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结构与强度专业。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型号的研制以及重大基础技术研究;荣获“航空报国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装备预先研究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领导团队开创了多项国内直升机研制的先河,填补了多项核心技术领域的空白,实现了我国直升机自主创新的历史性飞跃,并推动我国先进直升机自主研发完整体系的建立,助力民族直升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记者获悉,此次陈一坚院士荣获“终身奉献奖”。据了解,飞机设计专家陈一坚,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起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外聘院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几十个厂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填补了我国此机型的空白。
航空发动机专家尹泽勇院士荣获“终身奉献奖”,尹泽勇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委主任及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发工作。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型设计定型并交付使用的涡扇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定型并交付使用的先进涡轴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的大飞机用先进大涵道比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并交付使用的先进直升机传动系统及最大吨位直升机主减速器等多种型号。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的14届航空航天月桂奖获奖者中,有23位在西工大学习、工作过,他们中有歼-20总设计师杨伟院士、空空导弹专家樊会涛院士等。
航空航天月桂奖创立于2005年,秉承“弘扬行业精神、讴歌骨干精英、探索新知前沿”的“月桂精神”,旨在表彰航空航天人在国家科技发展进步和国防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所展现的崇高精神。迄今,航空航天月桂奖成功举办了14届,共有98位个人、29个团队获奖,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行业大奖。(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任娜 通讯员赵珍 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