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冲万亿 国产装备如何C位出道

来源:新华社 2024-11-26 08:33

从跨度超千米的高山缆车,到自主品牌的“国潮”雪板。这个雪季,不少国产冰雪运动装备已成为国内滑雪场与滑雪爱好者的新偏好。《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4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达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0053亿元。在迈向万亿市场的关键雪季,国产装备正成为推动冰雪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新雪季,国产装备“上新”忙

近期,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的多条雪道陆续向旅客开放。在崭新的吊厢前,工作人员正对两条今年新增的国产索道进行最后的调试。

据了解,2021年至今,北大湖滑雪度假区的雪场规模不断扩大,开放雪道条数从27条增加至74条,开放索道数量由7条增加至13条。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市场总监闫帅说:“相较于国际品牌,国产索道安装快、造价低,更兼具定制化的服务功能,对滑雪场来说性价比非常高。”

国产滑雪装备公司雪鸮科技的创始人李尧,正忙着在全国各个滑雪场的门店间来回奔波。上个雪季以来,李尧和他的团队在全国大型雪场相继开设了12家门店。公司销售额持续增长,三年内已到达千万级水平。“目前全球滑雪装备的产能大部分集中于中国,长远看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将是大趋势。”李尧说。

新市场,产品潜力待释放

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冰雪运动场地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底已达到2847个,同比增长16.11%。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也持续攀升,2023-2024冰雪季,全国参与滑冰、滑雪、冰壶、冰球等各类冰雪运动项目的人数达到5735万人,参与人次突破1亿。

冰雪产业专家伍斌认为,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和举办后,中国冰雪消费市场增长迅速,也激发了对国产冰雪装备的需求,但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冰雪装备品牌相比,国产装备制造仍面临着技术壁垒高、品牌认知度不足等多方面挑战。

闫帅表示,虽然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内的新建索道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是造雪机、压雪车等装备仍基本依赖进口,国产设备还无法满足大型雪场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造雪、压雪需求。

新技术+新形象,品牌实力双引擎

在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对运动员的脚掌结构进行数据建模。借助3D打印技术,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收到一双更加符合自己脚部特征的滑雪鞋垫。

据了解,目前该实验室正计划在已有青少年竞速类雪板的基础上,研发面向大众的青少年运动雪板。

不少企业也在塑造品牌形象、打响品牌知名度上开动脑筋。今年刚落户吉林省辽源市的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已在广东从事冰雪装备代工制造多年。这个雪季开始,企业的运营团队相继在吉林省内的多个雪场进行了自主冰雪装备品牌的市场推广。公司还取得了迪士尼的IP授权,用于设计和制造相关冰雪运动产品。

伍斌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国产冰雪装备的产学研转化能力与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