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书店:70载蝶变解锁“书店+”文旅新体验

来源:新华网 2025-05-02 09:16

3386865a2c957c79068799cf6ee3baab.png

春日的阳光斜照在西安钟楼东北角的水泥色砖墙上,“新华书店”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店内,黑胡桃木色的书架与铁艺壁灯交织出复古光晕,让人沉浸在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在人流如织的西安市中心,拥有70年历史的钟楼书店,承载着西安人的文化记忆,也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着新的篇章。

20世纪50年代,一栋融合了中式传统审美与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在西安市中心落成,外立面上祥云、五角星、和平鸽等浮雕簇拥着中心“新华书店”的字样,颇为典雅大气,因比邻钟楼,又被称为钟楼书店。

8a6dc8bd007afba4ef0549a218062029.png

1959年拍摄的西安钟楼书店。(受访者供图)

在营业了52年后,钟楼书店在2007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为了保护文物、配合所在街区改造,书店以商业置换的形式整体搬迁。

2021年文物修缮完成,钟楼书店原址回迁,在外观上最大程度还原了建筑的原貌。店内悬挂的一张张老照片犹如时间长廊,回溯书店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历程。

“最早的营业模式是闭柜售书,顾客只能站在柜台外挑选,再由工作人员把书递出来,后来才改为开架售书。”钟楼书店经理王霞指着一张老照片对记者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书店在市场需求推动下将营业面积扩大到2000余平方米,是当时西北地区面积最大、书籍最多、种类最全的图书卖场。80年代后期又成立了音像部售卖磁带、挂画,一度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潮流文化圣地。

1c8beff7ea2ab60fdaee2d354366023c.png

20世纪70年代的西安钟楼书店内景。(受访者供图)

与老照片中的卖场形式不同,如今的钟楼书店已是一个多元的书香空间:20万册图书组成书海引人沉浸;数百种文创产品让地域文化可触摸、可携带;茶艺师现场演示茯茶冲泡技艺,茶香与书香交融;孩子们在软垫上阅读绘本,与家长共享亲子时光……

aef939ef29f05732c236d0df1bebc3bf.png

读者在西安钟楼书店阅读。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我们在坚持图书主业的同时引入文创零售、咖啡饮品、文化体验等业态,通过生活美学、文学艺术、少儿读物、新华学院四大板块构成‘阅读+文旅+体验’的新型文化空间。”王霞说。

bf73dabd2474ba760545e8952b6b94b8.png

游客在西安钟楼书店选购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既能唤起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又有新潮的文化消费体验,除了市民,钟楼书店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光顾。

来自新西兰的华人薛先生原本只是为了盖旅游纪念章走进书店,却被怀旧氛围吸引,买了一杯咖啡,走到二楼的书架前细细浏览起来。“仿佛走进了老电影里,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让我想暂时跳出快节奏的旅行了解当地人的阅读文化。”薛先生说。

9684c0589c9d7d63611a7833c2aea93a.png

读者在西安钟楼书店内休息。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钟楼书店的蜕变,正是当下实体书店转型的缩影。第2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2.1%。其中选择纸质阅读的成年国民占比仍然可观。近年来,一批兼具“颜值”与“内涵”的书店通过场景和业态重构脱颖而出,唤起人们对书籍的情感联结,满足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