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流行——“像是一位在耳边的朋友”

来源:群众新闻 2023-09-05 17:20

追热点、找共鸣、长知识……随着播客节目进入人们视野,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了播客的有趣之处,它不同于文字、图片或者视频,其作为媒介的独特性,可以满足人们在碎片时间高效接收信息的需求。

“像是一位在耳边的朋友”,这是播客的独有魅力。

听播客到底在听什么?有人说是“边走边听万卷书”,也有人说“听过之后再回想,脑子里竟然什么都想不起来”……可无论是极端的两头还是中间,在听播客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这种媒介与更广范围的世界产生了某种连接,在自己的个人圈子里“听见”了另一种生活。

26847c58d3c38ff9a7d0930118b62395.jpeg

用声音记录生活

8月21日,结束了一天工作,在西安市高新区一家金融机构上班的马超背上背包下楼走出公司,熟练地戴上耳机,继续收听上午通勤路上没听完的节目,耳机里播客节目的声音陪伴他度过拥挤的回家晚高峰。

“听播客已成为我每天上下班通勤的习惯了,当耳机里传出主播侃侃而谈的声音时,压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马超告诉记者,播客就像他的“生活伴侣”,每天都离不开,一有时间就会“见缝插针听一下”。

如今,在国内各大城市,听播客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播客是对英文Podcast的直译,将苹果音频播放器iPod和广播的英文Broadcasting两个词拆解合并而成,代表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传播的音频内容,可以被粗略地理解为网络电台节目。

这种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媒介形式,如今已在中国越来越流行。“JustPod2022中文播客新观察”报告显示,截至去年8月,中文播客节目数量已突破2.5万档,3年来增长超150%。

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播客听众规模已超1亿人次,并且在2023-2024年间会保持年均15.8%的增长势头。

990b2d232e08d5f7749d7c3e024d577b.jpeg

在中文播客平台“小宇宙”的CEO舒玉龙看来,18-35岁来自新一线、二线城市的人群是播客的主要听众,他们往往兴趣广泛,喜欢户外运动、展览演出、文学电影、商业前沿文化等内容。

相较于传统媒介,播客之于听众的作用更多是闲聊与陪伴。播客节目《日谈公园》创办人之一的李志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想聊什么?请谁来聊?想怎么聊就怎么聊!于是,在这档泛文化的播客节目里,听众可以听到他们聊鲍勃·迪伦的诗集、清朝后宫八卦、日本知名罪案,插科打诨间,他们也聊冷萃咖啡的数种喝法。

播客也是一种陪伴

“明日复明日,明日有的是。”这是一档历史文化类播客节目《加州101》的口号。也正是在这平淡且琐碎的“明日复明日”中,主播“加叔”以声音为媒介,陪伴着无数听众。

按照播客从业者的说法,播客本来是为我们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设计的,尤其是那些双手和眼睛统统被占用,唯有耳朵有空的时间。多位接受采访的播客用户坦言,早晚高峰期挤公交地铁、开车、锻炼、干家务……在这些场景中,播客最重要的功能不是获取信息,而是一种情感向度的陪伴。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职场小白,刘娇娇自觉还有许多知识要学,“我会利用零碎时间来听播客,既是一种生活陪伴,更是一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通勤路上,刘娇娇常会听一些英文类播客节目,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听力,除此之外,她还会听一些职场情商课程和心理课程的节目。

55eef47c8d909d06613ccd9151646317.jpeg

在西安本地一档播客节目《掰馍会谈》中,你会听到关于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风格、户外徒步甚至看病就医等形形色色的内容,正如该节目的介绍:“无论你是来西安旅游,还是西安本地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城市话题。”

该节目主播之一的“白师傅”曾做过几年音乐类播客节目,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另外两位朋友,三人“一拍即合”,于2020年做起这档围绕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输出类播客节目《掰馍会谈》。“一方面是想让本地人更加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变迁中的有趣现象,另一方面则是想让更多外地人了解西安、认识西安、爱上西安。”“白师傅”坦言,这就是做该节目的初衷。

8a2f095510816700772a683433c4f080.jpeg

播客作为一种媒介,长期的关注和聆听,也让许多节目和听众之间成了一种彼此的相互陪伴。在节目举办的线下活动中,当听众说出节目上的那些梗大家都懂时,那种氛围就像老朋友聊天一样轻松温馨。

“播客是这些听众的人生背景音乐。”多年的播客行业经历,让李志明深刻体会到播客的特殊性:“如果说图文模式是最准确的,视频是最丰富的,那音频是最有温度的。”

小众兴趣的价值

文化记者出身的程衍樑在2018年与他人合作出品了一档定位学术的播客节目《忽左忽右》。在这样一档自定位为文化沙龙类的节目中,他们会请来历史学者谈美国大选,能源化工专家谈俄罗斯天然气,甚至会邀请香港警务处处长漫谈港产警匪片,等等。

与其他闲谈类播客节目不同,像《忽左忽右》这样的严肃节目,很大程度上与知识传播密不可分。也有听众反映,一旦遇到自己喜爱的某期节目,也会购买相关主题的书籍进行延伸阅读。

8e82544fb1a7e2c09ec85948b90b2624.jpeg

尽管中文播客的用户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听播客依然是一种小众兴趣所在。不过,这样的小众兴趣的价值却在播客模式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赵茹表示,这种价值一方面体现在播客自身的传播力,例如节目中讨论某一领域的话题,继而引导听众通过延伸阅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的价值则更多显现在经济方面,包括播客中穿插的广告以及一些付费类节目。

人称“加叔”的主播还有一档付费节目《中东往事》,其受欢迎程度在“看理想”“蜻蜓FM”等播客平台上远超其他同类型的历史类节目,以至于许多听众绕开付费会员只单独购买该档节目。

44fe4307139146d26dd57d33c54bcced.jpeg

“这么多内容的梳理不是小工程,感谢‘加叔’带来如此丰富有趣的历史课,给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东历史文化的高效切口,以便更好地观察世界、认识自己。”更多时候,这档共81集、总时长超过4000分钟的《中东往事》不仅让听众对中东历史有所了解,更让听众学会了以史为鉴去观察这个世界。

93a050ecdb4901e59182312500130c96.jpeg

如今,当知识付费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时,作为小众爱好的播客也成为了广告主新近重视的渠道。在一些订阅用户数量巨大的播客节目中,多个品牌开始尝试投放营销广告。

不过,这种资本“加持”的节目依然占比较小,大部分中文播客创办人还在坚持“用爱发电”,远没有达到可以作为全职工作的程度。

探索播客的价值,或许还有待时间检验。(记者 周明 见习记者 李子言)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