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2025-07-03 20:45

毛里塔尼亚西部濒临大西洋,属热带沙漠性气候,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是沙漠,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坐落在该国首都努瓦克肖特, 是毛里塔尼亚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2019年6月正式揭牌运行。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岳永刚是一名中文教师,2014年到2019年曾在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任教,2021年5月来到这所孔子学院工作。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中文教师岳永刚

岳永刚:在读硕士期间,我有两个非常好的同学,他们是来自苏丹的留学生。通过他们我认识了更多的非洲朋友,接触到了更多的非洲文化,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非洲文化产生了好奇,想去非洲看一看。

李漠女士是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中文教师,经过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推荐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公派教师选拔,2023年4月来到毛里塔尼亚。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中文教师李漠(中间鼓掌者)

李漠:现在我在这里工作已经两年多了。通过教授中文和文化交流,让远隔山海的非洲国家的人民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同时我自己也对非洲有了切身感受,我觉得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这里的物质较为匮乏,尤其是缺少蔬菜。面对较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专注于自己喜欢的工作。

李漠说,对中文零起点学生的教学,关爱和鼓励是最重要的,因为中文的声调和汉字书写,对他们来说很陌生。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课上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用画图、身体语言、同伴互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训练。

通过中文教师的耐心指导和教授,当地学生掌握了学习中文的有效方法,学习热情越来越高,孔子学院学员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岳永刚:我有一个学生,刚开始觉得学习中文比较困难,因为要写汉字,老师会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现在他的水平提高很快,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意思,对于中文的学习兴趣极高。

在教学过程中,中文教师通过组织主题征文比赛、短视频比赛、听取中国文化讲座、参加中国传统节日庆祝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们喜欢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李漠:我第一次让学生听京剧时,所有的学生都说“老师,我不可能学会它”。我先让同学们放松,给他们介绍这段京剧的历史背景和它的重要地位,通过先欣赏再跟唱,对于比较难的唱腔,一起反复寻找解决办法,最后学生在努大孔院成立六周年庆典中进行了精彩表演,我们也把京剧这一国粹介绍给了毛里塔尼亚观众。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近年来,中国和毛里塔尼亚的经贸和人文往来日益密切。到中国留学,成为很多当地学生的梦想。他们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不少人获得了留学中国的机会,黄达就是其中的一名学生。

黄达:我最爱李老师教给我的这句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李老师教给我的第一首中文歌是《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她不仅教给了我知识,更传递给我勇敢接受挑战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今年是中毛建交60周年。在孔子学院工作的同时,李漠对两国长期以来的友好关系有着切身感受,比如中国通过与毛里塔尼亚合作修建港口、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逐步获得当地民众对中国的积极认可和评价。

李漠:我参观了很多中国援建的项目,今年我国援建的中毛友谊立交桥竣工。很多人去桥上走,体验中国技术,惊叹于中国的工程建设。刚到当地不久的时候,有一件事儿我特别有感触,我在一家博物馆的门上发现有个汉字“推”,当时我又惊讶又感到亲切,这里随处可见中国和毛里塔尼亚文化的交融。当地民众见到中国人也总是热情地说:“你好! ”

这些年,岳永刚认识了不少毛里塔尼亚朋友。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岳永刚:和当地人的接触过程,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对于中国的发展非常赞赏,称赞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他们能从网络上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都是很羡慕的。

而在当地工作两年来,李漠对毛里塔尼亚的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中文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这也更加坚定了她在这里的工作信心。

资讯有故事丨他们为毛里塔尼亚学生打开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

李漠:在这里,学生感受到中国老师们的努力,走进教室时迎接老师的是一张张笑脸。我有一种感受愈来愈深,那就是:唯有热爱,方能致远。我将继续以中文为桥,做好国际中文教育,为促进中毛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