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欢迎来打卡

来源:新华社微信 2024-07-28 13:32

595621ca563025ecfcb734edeb75852b.png

在北京老城中心

有这样一条“线”自永定门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纵贯南北串联起众多著名景观及古建筑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坛、钟鼓楼……

图片

图为2023年11月6日从景山上拍摄的故宫。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7月27日好消息传来“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璀璨的中华文明再受世人关注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图片
图为2024年7月9日,来自瑞士的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图片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实体的中轴线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特质

从元大都起700余年间

北京中轴线始终处于北京老城中心

在各个时代都决定了北京的城市景观形态和布局

这条壮阔轴线

凝聚着古人“居中而治、以中为尊”的理念

体现中国古人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创造力

图片
图为2024年7月24日拍摄的北京鼓楼。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吕舟说北京中轴线的一个价值核心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统一性构建了“中华文明理想的都城秩序”体现了中国古人理想中的“秩序之美”

以中为尊,左右均衡

中轴线壮阔建筑群应运而生

从永定门到钟鼓楼

活跃着生活百态、城市烟火

蕴藏着中国独特的文化思想、

家国文化、天人关系

一座座恢弘古建

讲述着古人对自然、祖先的尊崇

也蕴含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期盼

图片
图为2023年7月8日拍摄的太庙享殿。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卢福泉是一名骑行“发烧友”他对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为了让各国青年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去年起,他开授“骑行老北京城”的北大国际暑期课并将北京中轴线设置为骑行课的重点线路

图片
图为卢福泉带领中外大学生在北京钟鼓楼附近骑行体验北京中轴线。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大学生在他的带领下骑自行车穿越了中轴线的10多个点位“希望能让各国青年在骑行中更多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北京古都的悠久历史文化”

图片
图为2023年7月8日拍摄的游客在正阳门箭楼前的前门大街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如今,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景观成为年轻人争相前往的“打卡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讲述着中轴线的故事

中轴线文化旅游产品纷纷涌现数字技术也大量运用于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人们通过博物馆、展览展示、文创竞赛、骑行活动等领略着中轴线之美

图片
图为2022年8月16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城楼前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从历史中走来在继承中创新经过时间检验的北京中轴线将一直向世界讲述古今中国的故事历久弥新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