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创新“领跑”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23 07:53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户外配送、物料分拣、应急救援、手术诊疗、教育服务、老年陪伴……如今,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融入生产生活,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领域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蜕变,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正在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的关键转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据了解,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产量均居全球首位,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过半;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数量突破45万家,注册资本超6.4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逾200%。这不仅反映出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投资热潮,实现蓬勃发展,还折射出产业生态日趋成熟。

颠覆性技术孕育重大突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纵深推进,这些趋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

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科技创新工作十分关心,2015年2月来陕考察时强调,要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2023年5月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陕西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扎实推进秦创原体系化升级和“三项改革”协同增效,着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作为我国重要的创新高地,陕西要勇立潮头、奋楫争先,以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竞逐机器人产业这个万亿级赛道,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创新“领跑”。

优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导与支持。在进一步落实好《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链提升方案(2024—2027)》基础上,切实做好全省机器人产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为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在产品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实现产量与质量同步提升。

拓场景,促进用产互动。挖掘矿山、巡检、农业、医疗、养老等优势场景应用,加速以优势领域聚集和优势场景开放推动陕西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攻关机器人整机、控制传感、系统集成、人机协同、决策优化等实际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机器人供给与生产生活需求更好匹配,拓展机器人应用广度,使机器人产品更好地满足家政服务、仓储物流、精密制造等场景的精度需求。

抓服务,激发创新活力。企业是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主体,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强化。陕西要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确保各类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企业释放创新活力提供良好环境,激励企业深耕技术创新。要优化产业要素保障,用好产业政策和基金,壮大创新主体,促进人才引育,优化园区布局,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机器人的“进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创新“领跑”,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锚定创新,抢滩黄金赛道,让机器人产业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在未来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