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凡人英雄”不断涌现 绘就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03 08:16
10月29日,安康市孝义善举培育主题活动暨2025年第二期“安康好人”发布仪式在石泉县举办。28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这些好人中,有不顾个人安危3次冲进火场,救出两名年迈老人、协助疏散15名群众的现役军人李平安;有在邻居去世后履行诺言,毅然承担起照顾其3个孩子重任的“好邻居”陈登发;有扎根秦巴山区30余年,致力于玉米育种、中药材研究及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王文章……
他们用一束束凡人善举的微光,汇聚成照亮你我的星河,成为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当时情况危急,换成任何人都不会放任不管,更何况我是一名军人。再遇到这种情况,我还是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尽管在救人过程中因为吸入过量有害气体住院治疗,但李平安不后悔自己作出的选择。
春风化雨,德润人心,榜样就在你我身边。近年来,安康市推进孝义善举培育工程,开展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学习宣传活动,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越来越多人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传递真善美的道德力量,积小善而成大爱。
在安康城区汉江两岸,活跃着一支志愿者救生队。成立9年来,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先后参与义务救援百余起,挽救120余条生命,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汉江上的“生命守护者”。
“我们从小在汉江边长大,熟悉汉江的情况,也目睹过不少危急情况。看见别人遇到危险,就想伸手去拉一把。”队长周云康的话,道出了安康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成立的初衷。
2016年,在周云康的倡议下,48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游泳爱好者自发组成志愿者救生队。
“我们在河堤边公布了应急救生电话,在重点区域设立安全观测点和巡逻点,确保有人遇险时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开展救援。”周云康说,尽管队员都是水性极佳的游泳爱好者,但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远比游泳渡江风险大。每一次下水救援,队员们都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如今,安康汉江志愿者救生队已发展至280余人,成为参与水上事故救援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多人荣获“中国好人”“陕西好人”等称号。这些年,队员们还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和救援演练,掌握科学、专业的水域救援方法,在提升救援成功率的同时,也确保了自身安全。
“救援时,大家几乎都遇到过险情。但每挽救一条生命,我们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周云康说,他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在汉江两岸守护市民游客的生命安全。
安康汉江志愿者救生队成员是安康市千千万万身边好人的缩影。他们的故事平凡又伟大,是可学可做的“活教材”。
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孝义之星”“孝义之家”选树宣传活动,组建“好人宣讲团”开展现场交流、巡讲巡演,在公园广场、公共文化场馆等地设置好人事迹宣传栏……安康市不断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打造多角度、全方位宣传矩阵,让好人故事走进百姓生活,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
截至目前,安康市已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陕西省道德模范34人、“中国好人”68人、“陕西好人”172人,市级道德模范254人(组),“安康好人”512人(组),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安康市建立健全礼遇关爱好人长效机制,围绕节庆活动、走访慰问、医疗保健等方面,细化激励关爱措施,褒奖孝义善举,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党的好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帮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也更加坚定了我守好这个家的决心。”在紫阳县界岭镇双泉村,孝老爱亲“中国好人”刘祖秋说。
丈夫去世后,刘祖秋日复一日地悉心照料聋哑的叔父、瘫痪在床的大伯哥和正在上学的侄女、女儿,用柔弱的身体为家人撑起一片天。“有社会各界的关怀,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只要一家人互相帮衬,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刘祖秋说。
凡人星光,熠熠生辉。全社会的关心关注,让学习模范、礼遇典型化作触手可及的日常,汇聚成聚力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