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同庆 畅想美好生活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0-06 08:19

eb0f0fe4ee7e029acda3e31cd70e0bbc.jpeg

10月4日,游客在商洛市秦岭博物馆参观。 通讯员 李建龙摄

唐风诗韵:国潮趣玩尽风雅

秋意正浓,国庆欢腾与中秋团圆相遇,西安大唐不夜城迎来了热闹的时刻。10月2日,街区人流如织,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听说不夜城把唐诗元素和国庆、中秋结合起来,我们特意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来自河南的游客李蕊牵着女儿的手,站在写满诗句的灯笼下拍照。她说:“孩子刚背完《静夜思》,在这儿能看到诗中场景,特别有意义。”

整条街巷被一片“中国红”装点。沿街商铺门前悬挂着国旗,不少游客手执国旗。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等场馆外墙大屏上,“祝福祖国”“欢度国庆”等标语轮番播放,与仿唐建筑相映生辉,恍若时光交错。

“我们希望用现代光影技术再现‘一步一景皆成诗’的盛唐气象。”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在灯光布景、音乐氛围甚至员工服饰上都融入了唐诗元素。

以大雁塔为背景,北广场的音乐喷泉随着旋律跃动,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带着全家前来游玩的西安市民王永华说:“在千年大雁塔前为祖国庆生,这种感觉很特别。”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长安韵味,景区推出了“不夜城·国庆唐潮榜”。榜单涵盖特色小吃、饮品甜点、夜宵酒饮和文化体验四大类。“我们精选了各品类中最受欢迎的单品,比如‘馍夹天下味’‘雪造盛唐冰酪’等。”负责榜单推荐工作的景区工作人员说。

节假日期间,大唐不夜城携手多个知名品牌,共创多元趣玩消费场景。在“青岛啤酒·大唐交易所”区域,升级改造后的盛唐户外啤酒花园座无虚席。原创沉浸式演出《酒中仙》演绎李白“诗酒趁年华”的豪迈。“真的有种穿越回大唐的感觉。”来自四川的大学生刘晨和同学一起举杯合影。雪碧透心凉快闪乐园和可口可乐国庆主题形象店,以独特的互动装置和打卡点位,为游客提供更多趣味体验选择。

除了传统文化体验,现代科技也为游客带来新奇感受。在AI旅拍体验区,游客只需站立片刻,就能生成一张“唐宫装”照片。刚刚体验完AI换装的游客兴奋地展示手机里的照片:“这个太有意思了,我要发朋友圈。”

针对假期可能出现的大客流,景区做足了准备。“我们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客流和演出信息,必要时会采取单向循环游览等措施。”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唐不夜城更显魅力。“这里既有盛唐的风雅,又有现代的热闹,不虚此行。”来自广东的游客陈甬强说,“带着家人在这里游玩,见证国家繁荣、感受团圆氛围,很有意义。”(记者 梁易炜)

30046aaad8ae47e7e47de64c4633e757.jpeg

10月5日,游客在位于榆林市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参观。 记者 孙丹摄

民宿“村咖”:乡村新韵引客来

“我们是慕名而来的,品浓郁的咖啡,拍美美的照片,一切压力和烦恼都会烟消云散。”10月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东安村的“山海·无岕cafe”,来自山西的游客范秦瑾一边品着咖啡,一边将刚拍的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

“山海·无岕cafe”坐落在骊山半山腰。室内以原木色家具和暖黄色光线为主,各种绿植生机盎然。坐在咖啡馆里,既能静享咖啡的香醇,又能欣赏自然美景。这里不仅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更成为亲子游、朋友聚会的热门选择。

“我从小在骊山下长大,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又一直痴迷咖啡文化,所以就打造了一个能让游客‘慢下来’的地方。”“山海·无岕cafe”负责人张吉文说。

如今,“村咖”作为乡村旅游的新型业态,不仅成了临潼的网红打卡地,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在“山海·无岕cafe”,5名员工中有4人是周边村子的年轻人。

在“山海·无岕cafe”不远处,后瀛民宿同样人气高涨,客房早早被预订一空。民宿的火爆也带火了东安村的石榴产业。眼下,正值石榴成熟季,游客们可亲手采摘饱满多汁的临潼石榴。

“没想到这里这么有趣。”来自渭南的游客张敏提着亲手采摘的石榴,脸上满是笑意地说,“这种既能赏景、又能体验采摘的乡村游,比单纯逛景区有意思多了。”

沿骊山“最美环山路”驱车而上,在骊山之巅的“云集”网红打卡点,观景平台上挤满了拍照的游客。河南游客张登峰正调整姿势将“最美骊山”全景纳入镜头。

“我们特意绕路来这儿。这蜿蜒盘旋的山路配着远处的山景,拍出来太出片了。”张登峰看着手机里刚拍的照片说。

随着乡村旅游渐热,来骊山“最美环山路”的游客越来越多。临潼区仁宗街道依托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云集”“云深不知处”等网红打卡点,并搭建了农特产品销售平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49ae1e800a41963e1535c7e5a4f4e8e.jpeg

10月4日,在西成高铁佛坪站广场前,醒目的“我与国旗同框”合影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旅客在此拍照留念。 通讯员 张轩瑜摄

小金街道毛湾村位于临潼城区东南约35公里处,四面环山,绿树成荫。2022年,毛湾村通过“党建+集体经济+企业+农户”模式,流转村民闲置老屋,将其整体打包租赁给企业发展民宿产业。

“老屋在改造中特意保留了原有结构和乡土元素,希望让游客在这里记得住乡愁。”毛湾村党支部书记韩东峰说。

如今,毛湾村的民宿产业初具规模,已建成的13个特色小院,一次性可接待30余人住宿,配套餐厅能同时容纳上百人用餐。游客可以在草坪上露营野餐,也能到农田里体验采摘蔬菜的乐趣。

“民宿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还拓宽了花椒、蜂蜜等山货销路,为村民带来了更多收入。”韩东峰介绍。

近年来,临潼区积极探索“文旅+农业”新路径,打造文旅演艺集群、民宿酒店集群、露营基地集群等消费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通讯员 罗文艳)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