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它经济”,新机遇何在?——陕西宠物行业市场观察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01 08:18
七月十一日,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该校教务办主任杨蒙在实验室现场演示宠物修剪技术(资料照片)。
从宠物殡葬到AI健康监测,从定制鲜粮到宠物友好旅游专线,从宠物餐厅到宠物时装周……当前,我国宠物经济正以“情感+科技”双轮驱动模式迎来爆发式增长。
毕马威中国《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显示:我国宠物相关业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978亿元增至2023年的59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4%,预计2025年将突破8114亿元。
宠物行业“千亿赛道”的崛起,源于宠物“家人化”趋势下的消费升级,也因此带来更多新机遇。
医疗升级:从治病转向预防
7月24日,在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六路的京和动物医院,西安市民刘萌雨给宠物比熊犬“毛毛”做了全腹B超检查。这是她连续第3年为“毛毛”安排体检。
“B超能排查肝、胆、脾、肠道等内脏的病变,每年花几百元给它体检,我很安心。”刘萌雨说,她的养宠理念从2022年“毛毛”的一场病开始转变。当时,“毛毛”因腹腔肉瘤手术花费6000余元。
“从那以后,我意识到宠物不能只因‘生病才就医’。”刘萌雨说,现在,每次体检后她都会再给“毛毛”做个造型。刘萌雨告诉记者,她每个月在“毛毛”身上的花费约1000元,主要用在狗零食、狗玩具、狗衣服上。这也折射出养宠消费从“功能型”向“情感体验型”延伸。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愿意在宠物身体健康等方面投入,对宠物机构环境、服务专业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作为西安本土成长起来的头部宠物医院,京和动物医院配备专科诊室、X光室、ICU病房等专业化设施,能开展复杂手术,还提供宠物美容等精细化服务。
“以往,大多数消费者带宠物就医是以家附近的小型诊所为主,更多目的是驱虫、打疫苗。”西安京和动物医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均说,近年来,宠物连锁医院快速发展,引进影像设备、专业检验室等,大幅提高了宠物获得专业诊疗的可能性。
产教融合:破解人才供给难题
6月25日,陕西宠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标志着陕西区域宠物产业人才培养进入“政行企校”深度协同新阶段。
这一跨领域协作平台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西安京和动物医院有限公司等5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
作为陕西宠物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该共同体的成立直指宠物行业“大而不强”的核心矛盾——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现有动物诊疗机构600余家、宠物服务机构500余家,但持证宠物医师缺口达2000多人,宠物健康护理员、驯导师等专业人才供需比例失调。
“针对行业痛点,共同体将通过优化宠物医疗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导等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科教资源与企业临床病例,创新‘订单班’等现代学徒制模式,打造产教融合平台,破解宠物产业‘大而不强’及人才短缺问题。”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教务办主任杨蒙说。
宠物产业需求的激增直接推动人才培养规模扩张。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畜牧兽医专业招生人数从2022级的66人跃升至2024级的240人;2025年下半年,学校新开设宠物医疗技术专业,首批招收80余名学生。
“畜牧兽医专业从‘招生难’转为‘隔年招’再转为‘年年招’,学生就业率随行业需求同步攀升。目前,学校50%的毕业生选择进入京和、诺威等西安本土连锁宠物医院,不少人3年内成长为门店技术骨干。”杨蒙介绍,通过产教融合机制,陕西正逐步填补宠物产业人才缺口。
品牌突围:“狂欢”下的理性深耕
7月11日,西安市民白婷婷的宠物狗“坦克”摇着尾巴接过她递来的玩具——这温馨的一幕,是“毛孩子”成为家庭重要成员的生动写照。
回望中国宠物产业的30余年历史,不难看出其从启蒙到爆发的发展轨迹。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成立,“动物是人类朋友”的理念首次打破“养狗只为看家”的传统认知。彼时,街头巷尾出现的宠物还是稀罕物,而10年后的世纪之交,北京、上海的宠物医院、专业繁殖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宠物产业逐渐凸显。
近10年,宠物赛道更是成为投资热点。《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它经济”的狂欢催生了宠物泳池、定制墓园等“花式服务”,更推动行业从“卖产品”向“卖体验”转型。
然而,繁荣背后暗藏隐忧。连日来,记者随机走访了10余家宠物店,货架上的皇家、渴望等国际品牌商品仍占据C位,而本土企业品牌商品多以代工起家,品牌力薄弱。
“过去的宠物消费市场存在着一种反差鲜明的现象:不少宠物主人为一顿进口粮动辄掷出数百元,对国产粮却普遍揣着一份不信任。”中国兽医协会宠物诊疗分会副会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副主任张欣珂坦言,当前,陕西乃至全国宠物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正在逐步显现,但要真正破解产业升级的深层命题、打破消费者心中的固有疑虑,终究还得靠持续的研发创新说话。
破解产业困局的“钥匙”,“藏”在高校的实验室、宠物医院的诊疗台、企业的生产线上……如今,陕西正加速推动宠物行业“科研—临床—产业”协同发展,千亿级“它经济”市场亦将迎来更多机遇。
记者 李旭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