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石油管材绿色制造领域关键难题 在陕单位牵头的一项国际标准发布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10 07:48
7月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传来好消息:在陕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程材料院”)牵头申报制定的《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热塑性塑料内衬油管》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在石油管材绿色制造领域国际标准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截至目前,该院已主导制修订石油管材领域国际标准12项。
工程材料院正高级工程师徐婷介绍,热塑性塑料内衬油管采用内穿插缩径工艺,将热塑性塑料管材衬入金属油管内壁,大幅提升了金属油管的耐蚀、耐磨和抗结垢结蜡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可实现废旧金属管材的再制造和再利用。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比传统回炉处理金属管材降低90%以上,是石油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减排的重要绿色产品之一。
“该标准首次明确了10种热塑性塑料在油气工况环境中的适用边界条件,规范了基管选型及处理、热塑性塑料管材挤出与衬入、腐蚀隔离环制造与装配、接箍腐蚀完整性控制、全尺寸复合管材测试与评价等相关技术要求,对石油管材绿色制造领域其他绿色低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起到了示范作用。”徐婷表示。
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漫长而艰巨。2013年以来,在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工程材料院结合油气勘探开发需求,系统研究了非金属内衬复合管材的核心技术体系,首次提出了热塑性塑料在不同工况下的选材评价技术指标,攻关研发了热塑性塑料内衬复合油管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2021年,经过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国际标准培育,项目研究团队提交了《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热塑性塑料内衬油管》国际标准提案,并于2022年10月在ISO通过投票成功立项。
工程材料院技术人员与来自德国、美国等国的20余名专家密切协作,经过近3年的努力,先后召开6次国际和国内工作组会议,处理意见126条。该标准最终获得批准发布。